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說道:要想樹木高大,先要鞏固它的根本;要想河流久遠,先要疏通它的源泉;要想國家安定,一定要積累它的德義君王身居大位,承擔重任,不想著身居安樂時應不忘危難,從而提倡節儉,消除奢侈,“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本段用樹木和河流為例,說明治國要崇儉戒奢。本條兩句:砍伐樹根想要樹長得茂盛,堵塞源泉想要水流得長遠。這只能是適得其反,事與愿違。
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說道:要想樹木高大,先要鞏固它的根本;要想河流久遠,先要疏通它的源泉;要想國家安定,一定要積累它的德義君王身居大位,承擔重任,不想著身居安樂時應不忘危難,從而提倡節儉,消除奢侈,“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本段用樹木和河流為例,說明治國要崇儉戒奢。本條兩句:砍伐樹根想要樹長得茂盛,堵塞源泉想要水流得長遠。這只能是適得其反,事與愿違。
上一篇:《伐木不自其根,則蘗又生也.》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