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鄒陽《獄中上梁王書》寫道:偏聽一面之論,會生奸邪;獨(dú)任一人之權(quán),會生叛亂,從前魯國聽了季孫的讒言,逐走了孔子;宋國用子冉的計(jì)謀,拘禁了墨翟。孔子墨子的言論如此地精深,尚且不免于讒言,致使魯國、宋國處于危險的地步,那又是為什么?“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
本段是舉例說明眾多人的讒言可以使人相信,因而能殺害、離間忠信、親近的人。鑠金:使金屬熔化。這里指眾口讒言之可怕。鑠:shuò。毀:讒言。骨:骨肉。兩句大意:眾人的讒言多了,連金屬都會被熔化;積累的壞話久了,連骨肉之間都會離心離德。積毀銷骨,一作壞話多了,能致人于死地講。
成語: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上一篇:《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眾怒難犯,專欲難成.》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