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難一》記載:晉文公和楚人作戰(zhàn),問舅犯說,他們的兵多,我們的兵少,怎么辦?舅犯說:禮,講求忠信;戰(zhàn),不怕詭詐,你可以用詐術(shù)。晉文公又問季雍該怎么辦。季雍說:打獵把樹林燒光了,野獸全燒死了,雖然得的獸多,以后就沒獸了。“以詐遇民,偷取一時(shí),后必?zé)o復(fù)。”
本段大意:季雍認(rèn)為舅犯的主意不可取,這樣做雖可取勝一時(shí),但只能一次,以后就失去了信義。詐:欺騙手段。遇:對(duì)待。偷取一時(shí):僥幸一時(shí)。復(fù):再:無復(fù),即不能再用這一辦法。本條大意:用欺騙的手段對(duì)待老百姓,能夠僥幸一時(shí),但以后老百姓就什么都不信了。意思是要待人以誠,不能用詐術(shù)。
上一篇:《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