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馬中錫《中山狼傳》記載:一只受傷的狼被獵人所逐,東郭先生救了它。獵人走后,狼要吃東郭先生。一位老丈用計將狼裝入口袋里。老丈要東郭先生趁此殺了狼,東郭先生不忍心。老丈說:“禽獸負恩如是,而猶不忍殺。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從井以救人,解衣以活友,于彼計則得,其如就死地何?”
老丈這一段話是要東郭先生把狼殺死。他說,狼如此忘恩負義,你還不肯殺它。你確是個仁者,但也太糊涂了,你不殺它,它吃你怎么辦?本條是說:別人掉到井里,你跟著跳進去救;別人凍得要死,你脫下身上的衣服給他穿。結(jié)果,別人活了,自己淹死了、凍死了。宋·范曄《后漢書·申屠剛傳》引《烈士傳》記載:戰(zhàn)國時,羊角哀和左伯桃相友好,聽說楚王招賢納士,于是同路而去。不料路上下了大雪,糧少衣單,非死不可。左伯桃自認為才華不及羊角哀,于是脫下了衣服給羊角哀,自己凍死了。《中山狼傳》中的兩句,出自這兩條引文。意思是救活了別人,自己死了。后多指舍己以救人。
上一篇:《從義不從父.》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