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五載陳白崖楹聯
【譯注】凡事能知足,心里就會常常感到愜意;人到了沒有欲求時,品德自然高尚。
【用法例釋】用以說明知足常樂,或說明淡化欲念有利于品德修養。[例]“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幅楊仁愷先生89歲時給我題寫的對聯,雖是對我的鞭策,不也是其對晚年自己的激勵么?要知道,楊仁愷先生所倡導的“知足”,指的自是生活待遇方面,而“無求”,指的當是個人名利官祿。(趙暢《走近楊仁愷》)
上一篇:《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