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fēng)塵。》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fēng)塵。
【出處】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
【譯注】早年隱居不仕,一晃便是三十個春秋,豈知后來空有才能而無所作為,竟至在宦途的風(fēng)塵中衰老。臥:指隱居。東山:東晉謝安曾隱居于會稽東山。高適年輕時也曾隱居漁樵,以謝安自比。三十:言時間長,非確指。書劍:喻文武才能。風(fēng)塵:指紛擾的宦途生活。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空有抱負(fù)和才能,無法施展,以致老而無為。[例]人們愿意在改革中有所作為,不想“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fēng)塵”,并且深知:唯有改革,才是排除塞車之道,嘆息、埋怨和吵嚷,都是無用的。(司馬玉常《塞車暢想——“巴士”論壇》)
上一篇:貧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下一篇:《一葉浮萍?xì)w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