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獸用其長,談者用其用》原文與賞析
人之情,出言則欲聽①,舉事②則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用其所拙③,而用愚人之所工④,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蟲⑤之捍⑥也,必以堅厚;螫蟲⑦之動也,必以毒螫。故禽獸之用其長,而談者知用其用也。(《權篇第九》)
【注釋】①欲聽:希望被別人聽從。②舉事:做事。③拙:此指短處。④工:長處。⑤介蟲:介,通“甲”,指甲蟲。⑥捍:抵抗。⑦螫(shì)蟲:有毒刺的蟲類。
【譯文】此為人之常情:只要自己說出話,就希望有人聽,只要辦事情就希望能成功。所以說,聰明人不用自己的短處而用愚者的長處;不用自己的短處而用愚人的長處,這樣就使自己永遠不會陷于窘迫。說到有利的一面,就要發揮其長處;說到有害的一面,就要避其短處。因而,甲蟲防衛要用其堅硬的甲殼,毒蟲行動一定會用那有毒的螫子。所以連禽獸都知道發揮自己的長處,進諫的人更應該會用游說術了。
【評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些古語告訴我們:一個人有缺點很正常也并不可怕,可怕的在于抱殘守缺而不思避短揚長。一個人要想做成功人士,就要明確定位,樹立信心,培養優勢,發揮潛能。
上一篇:《琴雪齋韻語序》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秋扇詞自序》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