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真理》原文與賞析
荊山①泣玉。
【注釋】①荊山:位于今湖北省西部、武當山東南,山上有抱玉巖,相傳春秋時卞和得玉于此。
【典故】《韓非子·和氏》載: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在荊山上得到一塊含有珍貴玉石的石頭,便去獻給楚厲王。厲王命令玉匠鑒別。玉匠一看就說:“這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為卞和有意欺騙,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腳。等到厲王死去,武王登位,卞和又把那塊石頭獻給武王。武王又讓玉匠鑒別,玉匠又說:“這是一塊石頭。”武王也以為卞和是故意欺騙,又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腳。后來,武王死去,文王登位。于是,卞和便捧著那塊石頭,在荊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血也哭了出來。文王聽到這件事后,派人前去查詢,問他說:“天下被砍去腳的人很多,為什么獨有你哭得如此悲傷呢?”卞和回答說:“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文王聽到匯報,便叫玉匠剖開那塊石頭,果然得到一塊價值連城的美玉,隨即將這塊寶玉命名為“和氏之璧”。
【評說】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邏輯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對他的恩師柏拉圖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哈佛大學的校訓則是“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真理,說起來容易實行起來卻很難,有時甚至于難到需要付出寶貴的生命。卞和雖然失去了雙腳,但是他堅持了真理,他的寶玉終于被世人所認識,他的故事也隨之在世間流傳千古了。
上一篇:《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境緣無好丑》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