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作則小盜隨,大奸唱則小盜和》原文與賞析
大奸作則小盜隨,大奸唱則小盜和。竽也者,五聲之長者也,故竽先則鐘瑟皆隨,竽唱則諸樂皆和。今大奸作則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則小盜必和。(《韓非子·解老》)
【注釋】作:興起,產生。竽(yú):古代的一種吹奏樂器,這里比喻倡導者。五聲:宮、商、角、徵(zhǐ)、羽五種音律,這里指各種樂器。鐘:古代的打擊樂器。瑟:一種彈奏樂器。
【譯文】大奸產生了,小盜賊就會跟著出現;大奸倡導什么,小盜賊就會附和。竽,是各種樂器中最主要的樂器,所以竽領先吹奏,鐘鼓琴瑟等都會隨著奏響;竽吹奏什么其他的樂器就會跟著應和。現在大奸產生了,世俗的民眾就跟著倡導起來,世俗的民眾倡導起來,小盜賊就一定會來附和。
【評說】同氣相求,同聲相和。判斷好壞不是只看表面現象是否熱鬧,因為不好的東西經過包裝和粉飾并大肆張揚后,也能夠得到呼應,占據一定的市場。人們的從眾心理也容易起到推波助瀾的副作用,甚至為虎作倀、助紂為虐。
上一篇:《大器晚成》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大孝終身慕父母》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