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順通,執拗失機
原典
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憤事失機者,必執拗之人。
譯釋
那些建功立業、成就大事的,多是能夠隨機應變、見機行事的人;那些錯失良機、遭遇失敗的,多是盲目追求、執拗不聽勸的人。
解讀
隨機應變,是一種人生智慧
人生中能夠決定我們命運的重大機遇不是很多,我們都希望那樣的機遇被自己碰上,可是“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們如果“守株待兔”的話,就極可能永遠也等不到。而如果我們想獲得成功,想把握住人生的重大機遇,就要學會觀察,做到隨機應變,見機行事,要像古代銅錢那樣,外圓內方。
說到“外圓內方”就不得不提紀曉嵐。紀曉嵐官至禮部尚書,他所處的時代正好是清朝由盛轉衰的乾隆時期,盛世之風開始下滑,各種不良習氣開始蔓延。作為一個讀圣賢書的士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圣賢之心,都向往一種君子之為。紀曉嵐也不例外,可是處在這樣一種大形勢下,如果只是一味地潔身自好,就會失去君子的“仁義”之心,但與小人同流合污,就有違于自己的道德標準,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高尚的品行又不被那些不正之風所侵襲,就顯得尤為重要。紀曉嵐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即“外圓內方”的為人處世之道。
紀曉嵐陪乾隆皇帝游園,乾隆皇帝見圓明園中柳絮紛飛,桃花妖艷,詩興大發,便吟誦道:“風吹楊柳千枝動,雨打桃花萬朵遙。”乾隆皇帝覺得自己的這兩句詩不但對仗工整,而且意境幽美,很是滿意地問紀曉嵐:“紀卿,認為此聯何如?”按照紀曉嵐的評價,此聯只能算作中上,平平之作而已,可是乾隆皇帝好勝心強,喜歡聽別人恭維,自己要是說好,皇帝自然會很高興。可是這樣一來,自己又少了一次讓皇帝注意自己、欣賞自己才華的機會,平時見皇帝的機會本來就少,這次失去,不知要多久才會有下一次。可是如果說不好,就會引起龍顏不悅,目的達不到反而還會葬送自己的前程,思來想去,紀曉嵐便有了一個主意。
紀曉嵐上前一步,對著乾隆皇帝一拜,說道:“圣上之聯,美則美矣,只未盡善矣。”乾隆皇帝一聽這話,果然面露不悅之色,便問道:“哦?何來此言?說來聽聽!”乾隆的不悅被紀曉嵐都看在眼里,他便說道:“臣以為失之粘滯,僵而不活,且‘千’‘萬’二字,概而言之則可,細推則不妥。若雖弱小之孤樹,則無‘千’‘萬’之可言;若是叢林密株,則又不只‘千枝’‘萬朵’,況且,風雨之中,誰也不去計數。”乾隆皇帝一聽有幾分道理,但還是不愿承認,就問道:“以卿之見,如何改之?”“臣不才,認為或可將‘千枝’改為‘枝枝’,‘萬朵’改為‘朵朵’,則前弊盡除,意味悠遠了。”紀曉嵐一邊說話一邊觀察皇上的表情,發現乾隆皇帝并無動怒之色,也就安心了。其實,乾隆皇帝心里也明白,紀曉嵐這是在故意賣弄自己的文采,但也確實言之有理,加上他的愛才之心,自然不會怪罪下來。
自此以后,乾隆皇帝對紀曉嵐有了更深的印象。不久以后,乾隆皇帝帶領群臣微服私訪。一路上,春色無邊,野花遍野,牛羊滿山,農夫在田間勞作,稚子在村頭玩耍,眾人被這美好的田園生活所感染。群臣紛紛向乾隆皇帝道喜,恭維他天子圣德,勤政愛民,才有如此盛世之象。乾隆皇帝聽了自然高興,紀曉嵐也忍不住表現自己。他決定先拋磚引玉,便說道:“圣上,宋人朱熹有‘萬紫千紅總是春’之句,此間確實應時應景啊!”“是啊,紀卿所言極是,此時良辰美景豈能虛度,那朕就命你作一首詠春詩,要求每句都嵌兩個‘春’字,如何?”紀曉嵐聽后,心理暗道:這正合我意啊!于是稍作構思,便吟道:“春光春風春景和,春人路上唱春歌。春日臨窗寫春字,春閨女子繡春羅。”
紀曉嵐吟誦完之后,乾隆皇帝便大笑著連連叫好,群臣也贊嘆紀曉嵐的才思敏捷。從此以后,乾隆皇帝對紀曉嵐也是另眼相看。
古時,為什么很多的讀書人都想做官?一是因為考取功名是證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可以出人頭地,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二就是他們擁有一個圣賢之心,只有做官才能更好地為百姓服務,才能通過施展自己的才華,為百姓帶來美好的生活。因此無論哪一點,都是他們寒窗苦讀的動力所在,若初心不改,追求高官厚祿則是無可厚非的。紀曉嵐就是這樣,他希望自己能不斷地進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紀曉嵐通過隨機應變的能力,在復雜的官場中游刃有余,實現了他的人生夢想,也兌現了關心民間疾苦的諾言。就我們而言,現代社會對一個人的社交能力尤為看重,如果不會說話,或者說不會交際,就很難憑一己之力走向成功。重要的是,我們實現夢想的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積累學識、積累經驗、積累必要的人脈。如果我們懂得隨機應變,合理地處理各種事情,就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我們對這些不管不顧,我行我素,甚至是孤芳自賞,不屑與其他人相處,那么就很難獲得成功。
我們要明確自己的身份,學會轉換身份。梁啟超在國家大事上絕不含糊,他敢罵袁世凱,但是在對待兒女上,他會展露出慈父的一面,看看他與子女間的那些通信,誰也不會想到,他能憑著一支筆、一張嘴而讓袁大總統膽戰心驚。所以說,要學會轉換身份,我們是下屬的時候,就是要尊重上級;我們是合作伙伴關系,就是要通過展示自己的才華,讓對方感受我們的能力;如果我們是領導,就要平易近人,關心下屬,強硬的措施和手段,都不能換來下屬的死心塌地,而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家信服,也就是用人格魅力征服他們。
所以說,不要給自己加上太重的心理負擔,執拗不是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無法認可別人,也無法讓別人認可我們自己,更無法使自己走向成功。
人生智慧
隨機應變,并不代表阿諛奉承、卑躬屈膝,而是溝通過程中一種展示自己的方式,把握好這個度,就會為我們的形象加分,讓別人對我們另眼相看,從而促成我們的成功。
上一篇:唯有以賢育人,才能澤被后代
下一篇:處逆境時比于下,心怠荒時思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