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釣譽,罵名千載
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是王莽之父王曼的異母姐姐。王曼共有好幾個兄弟,都因此而封了侯,只有他因為死得早沒有封侯,所以,比起叔伯家的孩子,王莽從小就顯得非常寒酸,因此,他少年就立下大志,一定要位極人臣。
于是,他發憤讀書,勤學多問,生活上勤儉節約,從不和游手好閑的紈绔子弟交往,專與京城中飽讀詩書的名人結交。與這些人在一起時,他表現得謙恭有禮、溫文爾雅。所以,他在京城中名聲很好。
為了獲得仕途,他想方設法地討好做大司馬的伯父王鳳。一次,王鳳生病,他精心伺候,請醫把脈,煎藥喂飯,衣不解帶地守在病榻前,晝夜服侍,照顧得無微不至。王鳳被其誠心所打動,臨死前,特地向皇太后交托好好照顧王莽,王莽因此而得到“射聲校尉”之職。就這樣,王莽達成了自己初步的愿望,但這并不是他的最終目的。王鳳死后,王莽開始對他另外的幾位叔伯更加尊敬,在他們面前表現得忠厚老實、勤勞儉樸。
終于,他的另一位伯父王商被他的表象所打動,心想王家能成大事的人也就只有王莽一個,其他的都是些花花公子、紈绔子弟,沒有一個可繼承祖宗家業的,于是,他上書漢成帝,表示希望把自己的封邑分一半給王莽,讓他也封侯。朝中大臣對王商的提議都非常贊成,紛紛上書夸贊王莽德才兼備,應該重用。漢成帝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決定封王莽為新都侯,官職同時也升到光祿大夫。但是,王莽謙虛謹慎的行事作風仍然沒有改變,他雖然官居高位,卻不居高自傲,不蓄家財,將全部的錢財都用在資助名士上,表現出一副輕財重義的豪氣。
王莽的哥哥死得早,所以王莽承擔其供養嫂子和侄子的責任。侄子王光在太學讀書時,他提著酒肉去慰問王光的老師,還帶了好多吃的送給王光的同學。由此,太學的先生和學生都對官居高位的王莽印象很好,于是,他們爭相宣傳王莽禮賢下士的美德。
王鳳死后,大司馬一職由王根擔任,他也是王莽的一位叔父。他在病重時,多次上書請辭,王莽剛好抓住這個機會,得到王根的舉薦,出任了大司馬一職。
一次,大臣們向太后提議說,王莽應該有同大司馬霍光和蕭相國一樣的封賞。
王莽卻向皇太后上表說:“我和孔光、王舜、甄豐、甄邯一起商議決定擁立新皇帝,現在我只希望列出孔光等的功勞,賞賜他們,不要把我包括在內,我不能和他們相提并論。”
大臣們建議說:“雖然王莽自己不要求封賞,但是朝廷還是應該表彰,更應該給予賞賜,表明朝廷不忘功臣,否則朝廷的官員和百姓將會失望的。”
皇太后就聽信了大臣的意見下詔把召陵、新息兩縣民戶兩萬八千家封給王莽,讓他的后代不用服差役,還規定子孫可以世代繼承他的爵位和封邑,仿照蕭相國的例子褒賞他的功勛。任命王莽擔任太傅,主持四輔的事務,號稱安漢公。并用以前蕭相國的官邸作為他的官邸,在法令上明確規定永遠傳承。在入朝時王莽擺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給人感覺是不得已才接受封賞的。他接受了太傅的官位和安漢公的稱號,卻推掉了封賜的土地和子孫繼承爵位、封邑的賞賜,并說等到百姓家家都變得富裕了再接受這樣的封賜。大臣們一再為王莽爭取,他都沒有答應,卻建議把諸侯王的后代和自開國以來的功臣的子孫封為列侯。但王莽的野心絕不僅僅是這些,他的目標是專權獨斷。隨著地位的越加鞏固,權勢的越來越大,王莽的權欲也越來越滋長。他從以往的斗爭中總結了經驗,那就是控制皇后是最重要的,這可以更加鞏固他的地位。
更始二年即公元2年,他提出為平帝議婚,想趁機讓自己的女兒登上皇后的寶座。經過多方努力,他終于達成了目的。但是沒過多久平帝就去世了。在議立新君時,王莽為了利于自己的篡位,就借口“兄弟不得相為君”,把宣帝都已經成人的曾孫數十人排除在外,在宣帝玄孫中挑了一個僅二歲的劉子嬰即位。這時,王莽的黨羽根據王莽的意思,假造了一個刻有“告安漢功莽為皇帝”的符命石。王莽的心腹們上表給王政君,王政君堅決反對,認為這是大逆不道的事,不能實施。然而,王莽此時已大權在握,其心腹也多身居要職,王政君終究敵不過,最后竟然允許王莽行皇上之事。至此,王莽更是大權獨攬,幾乎與皇上平起平坐了。但是,王莽還是不滿足,他想當真正的皇帝。為了這個目標,他的黨羽心腹開始密謀篡位。到這時,一些過去對王莽不太了解的人和部分漢室子弟開始懷疑他,把他虛偽、惡毒的面目給揭露出來,并試圖阻止王莽的陰謀,但是都失敗了。
王莽的手下還把這美其名曰“不遭此變,不章圣德”。然而,王莽知道時間拖得越長事情越難辦,于是就在他當“攝皇帝”的第三年,便開始進行公開的篡位奪權了。而王政君卻直到王舜奉王莽之命向她要玉璽時,才幡然醒悟,可惜已經太晚了。她異常氣憤,大罵了王莽和王舜一頓,狠狠地把玉璽扔在地上,從此退居深宮,身著漢家服飾,按照漢朝的制度生活,以此表明自己要堅守名節,與王莽勢不兩立的立場。
公元8年,王莽終于如愿以償地正式稱帝,國號“新”。至此,王莽的“狼子野心”、“虛偽、狡詐”的面目徹底暴露了。
智慧總結
壞人壞事人人痛恨,因為壞人壞事顯而易見,人們可以采取措施事先防備。可怕的是欺世盜名之輩,沽名釣譽之徒。尤其是那些身居要職的人,如果不是德才兼備,而是用名來裝點自己,作為撈取政治資本的手段,那么這類人就可能在表面上懸壺濟世,骨子里只為私利,一肚子男盜女娼,還可能利用手中權力禍害民眾,貪污腐化。“好名者害隱而深”,這類人算是一種典型。
上一篇:武則天施恩容人
下一篇:淡泊明志留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