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不慕浮華
扁鵲是春秋戰國之際一位舉世聞名的醫學家。他醫術高明,為人們所信服。關于他,流傳著很多動人的故事。
有一次,他和他的兩個徒弟出去辦事,途經虢國,恰好碰上虢國的太子“死”了。虢國城里鬧鬧嚷嚷,亂成了一片,有的人在默默為虢國祈禱,有的人在忙著為太子奔喪。
扁鵲聽說了太子“死”的經過,覺得有點疑問,于是找到太子的從屬官中庶子,把太子發病的情況和“死亡”的時間詳細地問了一番。隨后他對中庶子說:“我覺得太子沒有死,我可以把他救活。”
中庶子不相信扁鵲說的話,認為他在吹牛,便說:“你不要開玩笑了,你什么時候見過死了的人還能復活的?你不覺得這話說得太離奇了嗎?”
扁鵲說:“既然您不相信我說的話,那咱們就用事實來說話吧——只要您去向國君報告一下,說有一個叫扁鵲的人可以救活太子,他現已等候在宮外,聽候國君的吩咐。”
中庶子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根本就不相信這話,因此不愿意冒險為他去報告。經過扁鵲再三勸說,中庶子才同意去報告國君。國君一聽說太子還有救,就趕緊把扁鵲恭恭敬敬地請進宮里。
扁鵲對太子進行了詳細的檢查,經過診斷,認為是“尸厥癥”,也就是現在醫學上說的“休克”或“假死”。找到了病因,扁鵲師徒三人一刻也不敢耽誤,趕快搶救。經過一番得力的搶救,太子果然又活了過來。接著扁鵲給太子進行熱敷,又吩咐仆人堅持給太子吃20天的湯藥,虢國太子這才完全恢復了健康。
經過這次事件以后,扁鵲名聲遠揚,被天下人盛傳有起死回生之術。每當聽到別人這樣說,扁鵲就向他們鄭重其事地說:“真正死了的人怎么可能救活呢,我沒有那樣的能力!太子的病,雖然表面看起來像死人一樣,其實并沒有真死,我只是用適當的治療方法把他從假死中挽救過來罷了。”
又有一次,扁鵲經過蔡國。蔡國國君蔡桓侯一聽說神醫扁鵲來了,立即用隆重的禮節接待他。意想不到的是,扁鵲見到桓侯卻說:“您現在已經有病了。不過幸好病在膚淺的部位,趕快進行治療吧,否則它會向嚴重的方向發展。”
桓侯聽后很驚訝,卻說:“我沒病。”
扁鵲聽了這話后無可奈何,只好走開了。扁鵲離開后,桓侯對他左右的大臣們說:“即使自己有點名氣也不應該這樣無禮,為了博取名利竟然為沒有病的人治病。”
五天后,扁鵲又來晉見桓侯。他看到桓侯后說:“您的病已經深入到你的血脈里了,現在如不趕緊治療,它會越來越嚴重。”
桓侯很不高興地說:“我沒病。”
又過了五天,扁鵲又來了,他再次勸說桓侯:“您的病已經深入到腸胃里,再不趕緊治療,就無藥可救了。”
桓侯這次理都沒理扁鵲,認為他在無中生有。扁鵲無話可說,只得無奈地離去。
又過了五天,扁鵲又來了,他看了看桓侯的臉色,扭頭便往回走。桓侯感到奇怪,攔住扁鵲問明原因。扁鵲說:“國君的病已經發展到骨髓里了,我已經無能為力了。”
沒過幾天,桓侯果然病死。
扁鵲把他一生所學的醫術都運用到實踐中,提出了著名的“望、聞、問、切”四診法,成為歷代中醫的傳統診斷方法,一直延續到今天,為祖國的醫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上一篇:安身立命,“慎”字當先
下一篇:家庭和睦,兄弟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