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以退為進,成功擴張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曾經運用以退為進的策略,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摩根。
1898年,美國總統麥金利乘古巴發生動亂之際,找了一個借口,發動了美西戰爭(當時古巴是西班牙的領地)。而與此同時,在戰爭之外,老摩根與素有鋼鐵大王之稱的卡內基也展開了一場龍爭虎斗。
由于美西戰爭的需要,匹茲堡的鋼鐵需求量高漲。當美西戰爭以美國的勝利而告終的時候,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摩根向卡內基發動了鋼鐵大戰。摩根看到了鋼鐵工業前途無量,所以,他很早就把目光盯在了鋼鐵生意上,并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他把安插高級管理人員作為融資條件,逐漸地控制了伊利鋼鐵公司。雖然如此,但這家鋼鐵公司與卡內基的鋼鐵公司相比,還只能算得上是中小企業。美西之戰導致鋼鐵價格猛烈上漲,所以摩根對鋼鐵的興趣更加濃厚,于是決定向卡內基發動進攻。
為了壯大自己的事業,摩根首先合并了美國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型鋼鐵公司,成立了聯邦鋼鐵公司,同時拉攏了國家鋼管公司和美國鋼網公司。在這些準備就緒后,摩根開始向卡內基采取行動了,他操縱聯邦鋼鐵公司的關系企業和自己所屬的全部鐵路,同時取消了對卡內基的訂貨。
根據摩根的預測,他以為卡內基會立刻做出反應。但事情恰與摩根預料的相反,卡內基出奇地平靜,好像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然谑艿饺绱藝说臅r候,比任何人更明白一點,冷靜是最好的對策,更何況自己面臨的對手是能夠在美國呼風喚雨的金融巨頭,如果此時匆忙采取行動,那最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卡內基以靜制動的策略使摩根很快意識到,他在這件事上栽了跟頭。于是他馬上采取第二個步驟,放出風去:美國鋼鐵業必須合并,現在是否合并貝斯拉赫姆公司,還在考慮之中。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遲早要合并卡內基公司。摩根向卡內基發出如此挑戰的同時,還威脅卡內基,揚言要與貝斯拉赫姆聯手對付卡內基。
這時候,卡內基不能再無動于衷了,他想到如果摩根真的與貝斯拉赫姆聯手,他的處境就有危險了。在綜合分析局勢利弊之后,卡內基終于做出了決定:與摩根的公司合并,條件是卡內基只要合并后新公司的債,新公司的債對卡內基鋼鐵資產的時價額以1美元比1.5美元來計算。
如果以1美元比1.5美元來執行,對摩根來說,條件是十分苛刻的。但對于這樣的條件摩根為什么能接受,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摩根合并卡內基公司的目的是為了贏得高額的利潤。也許正是基于高額利潤的考慮,摩根才達成了談判的協議。按照合約,卡內基鋼鐵公司的價額以合并后新組建的聯邦鋼鐵公司的公司債還清。
卡內基看準了摩根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時也看到了摩根的弱點。卡內基揣摩透了摩根心思,順應他的要求,合并可以,但條件是苛刻的。這樣,按照協議,卡內基的資產一下子從當時的2億多美元上升至4億多美元。
卡內基的立場看似非常軟弱。當摩根采取第一步行動時,卡內基無動于衷。當摩根采取第二步行動時,卡內基未作任何抵抗就投降了。從事情的整個發展過程來看,摩根始終處于攻勢,卡內基處于守勢的地位,并且還退了一步;但從結果來看,摩根雖然爭得了面子,而卡內基卻實實在在地前進了一大步。
辦事過程中,不能像飛蛾撲火、公羊用角去頂籬笆那樣硬碰硬,以退為進可能是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智慧總結
一個有奮斗目標的人,會對生活充滿信心,能夠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為一些瑣碎的事情所煩惱,而且也不會陷進壞情緒的泥潭而無法自拔;而一個懂得進退之術的人,絕對不會做出拿雞蛋碰石頭的愚蠢舉動。也就是說,人們對于任何事情,都不能一味地比權量力,好勇斗狠,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但是如果明智地做出一些讓步,有時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這種讓步不是盲目地無原則地屈服,更不是軟弱地退卻,它是在充分了解對手的情況下做出的明智選擇。
上一篇:十年之功,七步成詩
下一篇:司馬懿裝病,躲避禍端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