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不疑陳平,項羽反失英雄
秦朝末年,自陳勝、吳廣揭竿起義以來,便開始了一個群雄爭霸天下的局面。亂世出梟雄,這個時候,涌現出一大批以劉邦、項羽為首的杰出人才,其中更有諸多有名的謀士輔臣,陳平就是其中的一個。
陳平,陽武縣戶牖鄉人,自幼聰明好學,而且有遠大的志向。自陳勝起義后,天下大亂,他認為機會來臨,于是前去投奔魏王咎,被任命為太仆,替魏王執掌乘輿和馬政。他想在魏國做出一番成績,誰知多次獻策都沒有被魏咎采納,而且經常遭人詆毀。他最終認識到魏咎不是一個能成大業之人,所以,連夜出走,投到項羽麾下。在項羽的手下,他的才華才得到彰顯,他參加了著名的巨鹿之戰,跟隨項羽進入關中,擊敗秦軍,立下了大功。項羽加封他一級爵位,但是陳平知道,這些都是徒具虛名,因為根本就沒有實際的權力。
楚漢戰爭爆發時期,殷王司馬印背楚降漢,項羽一怒之下,拜陳平為信武君,率一路大軍進擊殷王,收降司馬印。陳平不負厚望,很快收復殷地并收降司馬印,項羽大喜,封陳平為都尉,賜以重金。
但是,沒過多久,劉邦又率部攻占了殷地,司馬印再次被迫投降。項羽惱羞成怒,把對司馬印的怒氣全部遷到陳平身上,揚言要將參加收復殷地的全體將士一律斬首。陳平一方面害怕被殺,另一方面也看出項羽缺乏成就霸業的胸懷,于是,便將項羽賜予的黃金和官印派人送還,而后,背著簡單的行裝抄小路逃走了。
在渡過黃河的時候,艄公見陳平儀表非凡,又單身獨行,懷疑他是逃亡的將領,以為他身上一定藏有銀票,于是,便心生謀財害命之意。陳平何等聰明,怎么能看不出艄公心懷歹意,經過思考后心生一計,他將身上的衣服全部脫掉,袒露全身,假意幫助艄公去撐船。如此一來,再笨的人也能看出他身無分文,所以,陳平躲過了一劫。
陳平上岸后,直奔劉邦部隊的駐扎地,通過魏元知的引薦見到了劉邦。劉邦對陳平的韜略及功績早有耳聞,于是問陳平:“你在楚軍里擔任什么官職?”“都尉。”陳平答道。劉邦說:“好,現在我也封你為都尉,做我的參謀,主管監督聯絡各部將事宜。”陳平感激不盡……
但此事一傳出,劉邦手下將領議論紛紛:“大王竟然重用一個逃兵,還和他同乘一輛車子,讓他來監督我們這些老將,這太不公平了。”誰知,劉邦聽了這些議論后,不但沒有疏遠陳平,相反與陳平更加親近,而且還同他一道東伐項王。這樣一來,將領們越發不服氣。
于是,將領們推舉出周勃、灌嬰晉見劉邦說:“大家雖然對陳平的功績有所耳聞,但有誰知道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而且我們聽說他在家時就德行不佳,與嫂子通奸,并且,行事反復無常,不能在魏國容身而投奔楚王。歸順楚王仍然不行,現如今又來投靠大王您,看您重用他,他就利用職權,大膽接受將領的賄賂。這樣的人,大王為什么會重用他呢?”
有道是眾口鑠金,劉邦怎么可能不受這些流言蜚語的影響,所以,也開始對陳平產生懷疑,于是,就把推薦人魏元知叫來訓斥了一番。但是,魏元知憑著自己對劉邦的了解,對劉邦說:“臣給您舉薦的是有才能的人,而陛下所問的都是有關品行方面的事情。得天下靠的是才能,所以我給您推薦了奇謀之士。”
劉邦本身就非常寬宏大量,并且求賢若渴,聽魏元知這么一說,也覺得不無道理,便賜給他酒食,讓他吃完回去休息了。
劉邦正準備休息時,陳平來見,說:“大王,我有要事對您說,這件事不能挨過今天。”劉邦聽他這么說,就讓他坐下來,陳平沒有直接說出他的計謀,而是和劉邦談論天下大事,兩人談得非常投機之時,陳平才說:“項王身邊有幾個剛直不阿的臣子,像范增、鐘離昧、龍且、周殷等人。大王可用幾萬金,行使反間計,離間這幾個人與項王的關系。項王生性多疑,容易聽信讒言,這樣,必定會引起內訌,而導致軍心渙散,我們就趁此機會進攻。”劉邦聽了陳平的分析連連點頭表示贊同,于是,就在當晚便拿出4萬斤黃金給陳平,讓他細心安排此事。
陳平第二天就著手安排,他一方面派間諜前往楚國,另一方面用重金在楚國收買了楚軍中的將士,讓他們到處散布謠言:“范增、鐘離昧等人戰功顯著,卻沒有裂土封王,因此他們有意同漢軍結盟,消滅項王,將楚地瓜分后各自為王。”
項羽聽了這樣的謠言果然心生不安,立刻派使者到漢軍刺探。陳平馬上讓侍者準備上等的好酒好菜,自己親自端去,可誰知一見是楚使便吃驚地說:“我還以為是亞父(范增)的使者呢!”說著,端著酒菜走了,過了一會兒,讓侍者端上一份制作粗劣的食物。楚使非常氣憤,立即回去將情況如實稟報給項羽,“事實”擺在眼前,項羽怎么可能不相信,于是開始懷疑范增。所以,在范增建議項羽迅速攻下滎陽城時,他就是不同意這樣做,范增一氣之下說:“大王,既然現在天下大事大體定局,以后就您自己干吧!請賜我這把老骨頭,退歸鄉里吧!”誰知,項羽竟然毫不猶豫便答應范增的請求,在回家途中,范增因病猝然而死。
項羽失去范增等大臣后,實力大減,最終在垓下一役中被劉邦徹底擊敗,最后自刎烏江。
上一篇:農家子,苦學成泰斗
下一篇:剛愎自用,英雄走上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