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誤己亡國
眾所周知,伯樂是以相馬聞名于世的。后來,他把自己的相馬經驗寫成了一本《相馬經》。他的兒子看過此書后,樂不可支,認為自己也會相馬了,于是便出門尋馬,結果卻相回來一只大蛤蟆。伯樂哭笑不得,問他怎么相的。他兒子說:你的《相馬經》不是說,駿馬的特征是“隆柔蛞口,蹄如累鞠”嗎?
這個故事聽起來讓人捧腹大笑,但是也讓人深思,它嘲諷了那些一切以書為法的讀書人。那些書呆子不能將書本知識應用在實踐當中,不知道把學與用結合起來,因此,在關鍵時刻往往會誤了大事,釀成大禍。戰國時期的趙括便是著名的例子。趙括是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的兒子,小時愛學兵法,談起用兵的道理來,頭頭是道,自以為天下無敵,連他父親也不在他眼里。長平之戰,趙孝成王誤中秦國的反間計,不顧眾人反對,撤下作戰經驗豐富的廉頗,起用毫無作戰經驗的趙括。自恃才高、目中無人的趙括雖然熟讀兵法,但卻不會臨陣應變,一到長平就被白起引入到預先埋伏好的地區,結果被圍困四十多天。最后,趙括帶兵想沖出重圍,秦軍萬箭齊發,趙括被亂箭射死。趙軍聽到主將被殺,也紛紛扔了武器投降。四十萬趙軍,就在紙上談兵的主帥趙括手里全部覆沒了。
趙括熟讀兵書,倒背如流,其結果只能是紙上談兵,做了秦人的刀下鬼。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看來讀書不能死記硬背,做紙上談兵的談客,要領悟其中精髓,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智慧總結
懂得讀書的人,要學會發掘讀書的奧妙,不能只單純地讀懂書面的意思,更主要的是要和現實生活相聯系,能夠將書本上的理論用于實踐中。如果單純地讀懂《相馬書》,而不去做社會實踐,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相馬師的;同樣,如果只是熟讀兵書,倒背如流,而沒有實際的作戰經驗,也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將領的。
上一篇:糜竺心正保家太平
下一篇:胸襟寬闊,與人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