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以卵擊石
荀子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被人尊稱“荀卿”。
有一次,荀子與臨武君在趙國國君孝成王面前辯論用兵之道。趙孝成王問:“請問什么是用兵的要領?”
臨武君回答說:“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察敵人的變化行動,比敵人后發兵而先到達,這就是用兵的要領。”
荀子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古人用兵的道理是,用兵征戰的根本在于統一百姓。弓和箭不協調,就算是善于射箭的后羿也不能射中目標;六匹馬不協調,即便是擅長駕車的造父也無法駕馭馬到達遠方;官員不與百姓親近,即使是商湯、周武王也不一定取得勝利。因此,善于使百姓歸附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
臨武君不以為然,說:“并非如此。用兵重視的是形勢要有利,行動要講究詭詐多變。善于用兵的人,行事神秘,沒有人能預料他會從哪里出動。孫武、吳起用這種戰術,無敵于天下,難道一定要依靠百姓的歸附嗎?”
荀子說:“我所說的是仁人的用兵之道和帝王統治天下的志向,您所看重的是權術計謀、形勢利害。仁人用兵是不能欺詐的,能夠施用欺騙之術對付的,是那些驕傲輕慢、疲憊衰弱的軍隊,以及君與臣、上級與下級之間不和,相互離心的軍隊。因此,用夏桀的詐術對付夏桀,還有可能成功;而用夏桀的欺騙之術去欺詐堯,就如同拿雞蛋砸石頭,用手指攪動滾水,也如同投身到水火之中,不是被燒焦,便是被淹死。”
釋義
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自量力,自取滅亡。
上一篇:代筆捉刀典故故事|代筆捉刀釋義
下一篇:價值連城典故故事|價值連城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