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養蠶繅絲織綢
蠶是絲綢產品的主要原料,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原產于我國南方,古文記載皇帝軒轅氏就開始養蠶,江南最著名的莫屬眾所周知的黃帝的妻子嫘祖了。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國嫘村山一戶人家。姑娘長大后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來奉養體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處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遠處去采集,每天都很晚才回家。
不久,遠處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來奉養二老呢?生活的艱難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樹下傷心地哭起來,哭聲是那樣哀婉、凄涼,使遠近的飛禽走獸都感動地流下了淚水。
這哭聲震動了天庭。玉皇大帝撥開云霧向下一看,見一個十四五歲的孝女哭得死去活來,便發了善心,把“馬頭娘”派下凡間,變成吃桑葉吐絲的天蟲。
馬頭娘看見姑娘悲傷的樣子,便將桑果落在她的嘴邊,姑娘舔舔嘴邊又酸又甜。便吃了一點,覺得沒什么異樣,就采了許多帶回家給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一個陽光明媚的夏天,姑娘發現樹上的天蟲不斷地吐著絲,做繭子,在陽光下產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麗。
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里,用手把絲拉出來,這絲又有韌性。她索性像天蟲那樣,編成一塊塊小綢子,連成一大塊給父母披在身上。熱天涼爽、冬天溫暖,于是為天蟲取名為蠶,捉回家喂養。
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蠶的生產規律和繅絲織綢技藝,并將這些毫無保留地教給當地的人們。從此人們結束了“茹毛飲血,衣其羽毛”原始衣著,進入了錦衣繡服的文明社會。
姑娘發明養蠶繅絲織綢的消息很快傳遍西陵國,西陵王非常高興,收姑娘為女兒,賜名“嫘祖”。
嫘祖這一驚天動地的創舉很快傳遍了神州大地,部落的首領紛紛到西陵國向她求婚,都遭到嫘祖的婉拒。后來中原部落首領黃帝軒轅征戰來到西陵,兩人一見傾心,很快嫘祖被選作黃帝的元妃。
嫘祖輔助黃帝戰勝了南方的蚩尤和西方的炎帝,協調好各部落的關系,完成了統一中華的大業。同時奏請黃帝詔令天下,把栽桑養蠶織錦的技術推廣到全國。
嫘祖去世后,黃帝把她葬于嫘村山,后世尊稱其為“先蠶娘娘”,并推崇為我國養蠶取絲的創始人。每到植桑養蠶時間,人們紛紜設祭壇祭祀先蠶,以求風調雨順,桑壯蠶肥。
上一篇:大陸塊的提出者魏格納
下一篇:對植物統一命名的林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