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淳·漢人煮簀》注釋,意譯與解說
漢①人有適吳②, 吳人設(shè)筍③, 問是何物, 語曰: “竹也!”歸煮其床簀④而不熟,乃謂其妻曰:“吳人轣轆⑤,欺我如此。”
——《笑林》
【注釋】
①漢:指漢中,古漢中郡地。②吳:一般指江蘇一帶,古代吳郡地。③筍:竹筍,竹類的嫩芽,嫩莖。④簀(ze):席子,這里指竹制的床席。⑤轆:車的軌道。因與“詭道”諧音,故稱狡詐為轆。
【意譯】
一個漢中人來到吳郡地方。吳人設(shè)宴招待,席上擺著竹筍。他問是什么東西,人家隨口回答說:“是竹。”后來,他回到漢中,便把家中床上的竹席煮了,準(zhǔn)備全家嘗鮮,但煮了很久卻始終煮不熟。他氣惱地對妻子說:“吳人太狡詐了,竟然這樣欺騙我。”
【解說】
竹筍是竹,但不是長成的竹;白馬是馬,但馬并不都是白的。因此,吳人不把問題解釋清楚就有些對人不負(fù)責(zé),而又偏偏碰上了不能區(qū)分概念的漢中人,他對吳人的回答不作仔細(xì)推敲,憑著一知半解,回家就把床席煮了當(dāng)菜吃,即使咬碎了牙齒,也只怨他自己。假如吳人認(rèn)真細(xì)致地向漢中人解釋竹筍是何物,說不定漢中人會在吳地買上幾斤竹筍,帶回去讓家人嘗鮮,假如漢中人對吳人的回答作一番思考,也就不會做出煮床席的蠢事,這些假如都成立,世界上也就不會出現(xiàn)那么多的愚人蠢事,但這只能成為人們的良好愿望。因?yàn)閷τ谟行┤藖碚f,他們降生到這個世界,不過是作一次漫無目的的人生旅行,像“認(rèn)真”、“思考”這些字眼,即使睜大了眼睛也是看不到的,他們活得糊涂,也活得輕松,而在這輕松糊涂之中,卻為世界制造了不少笑料。
【相關(guān)名言】
認(rèn)識真理的主要障礙不是謬誤,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俄國 列·托爾斯泰
上一篇:《邯鄲淳·漢人煮簀》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莊周·漢陰丈人》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