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康回觸山》注釋,意譯與解說
昔者太冥①主不周②。河洩于其岫,且泐③。老童過而惴之, 謂太冥曰: “山且泐。”太冥怒, 以為妖言。老童退,又以語其臣,其臣亦怒曰:“山豈有泐乎?有天地則有吾山,天地泐, 山乃泐耳。”欲兵之。老童愕而走。無幾, 康回④過焉。弗肅又弗防也。康回怒, 以頭觸其山。山之骨皆冰裂, 土隤于淵, 沮焉。太冥逃, 客死于昆侖之墟。其臣皆亡厥家。
——《郁離子·千里馬》
【注釋】
①太冥:虛擬人名。②不周:山名。③且泐(le):將要裂開。④康回:即共工,神話中人物,曾觸不周山。
【意譯】
從前太冥主管不周山,黃河水從不周山的山洞中沖泄而出,石頭快要裂開。有一老翁路過看到了害怕,告訴太冥說:“山將要崩裂。”太冥惱怒,以為是胡說。老翁從太冥那兒退出,又告訴太冥的部下,部下也很惱怒:“山怎么會崩裂呢?有天地則有不周山,天地崩裂,不周山才會崩裂。”說著還要拷打老翁,老翁嚇得逃走。沒有多久,康回經過這里,他們對康回既不恭敬又不防犯。康回大怒,用頭去撞不周山,山上的石頭像冰崩,石土墜落在深水中,四周阻塞。太冥逃命,最后客死在昆侖山丘上,他的部屬都失去了家室。
【解說】
中國古代有共工怒觸不周山的神話,此寓言的故事框架基本上仍以神話為主。老翁的出現和太冥的態度蘊藏著劉基對神話的新的理解和闡釋。過路的老翁無疑不是平常人物,他曾經滄桑,因而對世間即將發生的一切有特殊的預感。老翁提醒太冥山要崩裂,不是信口雌黃,危言聳聽,太冥不加思考不作調查研究就斷然否定老翁的話,對充滿危機的現實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擺脫困境的機會也就隨之失去。太冥客死昆侖足見主觀主義可以害死人。太冥不僅主觀武斷,而且十分霸道:這不僅表現在他要拷打老翁,同時還表現在他對康回的傲慢,而傲慢在本質上是和霸道相通的。主觀主義也好,霸道傲慢也罷,其思想根源都在不能正確估價自我,惟我獨尊者還能容得他人?容不得他人也就是容不得自己,太冥的結果不就如此么?
【相關名言】
是不必己,非不必人。
——張居正
驕傲之后是毀滅, 狂妄之后是墮落。
——《舊約全書》
上一篇:《陶宗儀·寒號蟲》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戰國策》·驚弓之鳥》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