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起鳳·獺祭》注釋,意譯與解說
大江之濱,有靈物焉,其名曰獺①。一日,游于北岸,遇林中之鹯②,集于磐石,相聚而語。鹯曰:“君善捕魚,我善捕雀。而雀之見我者,往往嘵音駭翼,電流星散,以至十不獲一。不知君觀魚濠③上,能聚族而殲否?”獺曰:“魚之畏我,猶雀之畏君耳!豈盡惡生樂死,而愿入枯魚之肆者?”鹯曰:“吾聞君毆之使去,復招之使來,操何神術而能若此?”獺曰:“世傳我別有一手,如道家役鬼之法者,妄也!虎有鉤爪,犀④有駭角,狐有媚珠,猱⑤有脃骨,皆志怪者所附會。造物仁慈,方使予角者去其齒,予翼者兩其足。肯令我輩添牙益爪,窮兩間之物類乎哉?”鹯曰:“然則奈何?”獺曰:“我所以毆之復來者,因取之時,未嘗過戕其類。坐而逸獲,若出于不覺也者。彼以為無患而過我,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此欲擒故縱,欲貪故廉之說也。”鹯曰:“君言是矣!但鳥之狡,有甚于魚者。魚性最馴,不過隨波逐流而已!鳥之中,如鳩以婦守,雁以奴巡,杜鵑以倒掛而善防,鸚鵡以能言而巧避。他如雀常入幕, 燕必處堂, 鴿供佛塔之鈴, 鳥傍賈船之楫。種種機心,弋人何篡⑥?一時迭起于前,不于此時盡掩其群, 而縱之遠逝, 不亦悔之晚乎?” 獺曰:“君之忘則大矣!然何如留無盡之藏,為他日屬饜地乎?”言未已,百鳥橫空而來,鹯攫得四五頭,余皆竄入林中。鹯意不能舍,奮翼逐之。適射生兒⑦潛伺于側,伏機一發,鹯先貫項而死。獺哀其愚, 設祭于江之北岸, 招魂而告之曰: “鳶⑧飛戾天, 魚躍于淵,惟我與爾, 以殺為田。⑨廉則寡取, 貪則同捐⑩。何子不悟, 赍⑾恨重泉。吾今輟業⑿,濯手江邊,寧枵⒀其腹,勿喪其元⒁。貪人敗類, 自古皆然。凡百君子, 謂視此鹯。”
——《諧鐸》
【注釋】
①獺(ta):即“水獺”。善游泳,捕魚為食。其皮毛珍貴,可制衣領、皮帽等。②鹯(zhan): 即“晨風”,鷂鷹類鳥名。③濠 (hao) 上: 指濠水之濱。典出《莊子·秋水篇》:“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 ‘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 ‘子非魚, 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后來人們多用以比喻別有會心、自得其樂的境地。④犀: 即犀牛, 體粗大, 鼻子上有一或二角, 性兇猛。⑤猱(nao):猿猴,體輕捷,善攀援。脃(cui)骨:輕巧之骨骼。脃,同“脆”。⑥弋(yi)人何篡:意謂射鳥的人無所施其技。弋人:射鳥的人。篡:取。典出《法言·問明》:“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后漢書·逸民傳序》李賢注引宋衷曰:“鴻高飛冥冥薄天,雖有弋人,何施巧而取也?喻賢者隱處,不離 (罹) 暴亂之害也。” ⑦射生兒: 射鳥的人。⑧鳶 (yuan): 即“老鷹”。戾 (li): 到達。⑨田:通“畋”,打獵。⑩捐:舍棄。這里指喪身。⑾赍:抱著。重(chong)泉:猶黃泉。⑿輟業:指停止捕魚的事情。⒀枵 (xiao): 原意是指中心空虛的樹根, 這里指空著肚子。⒁元: 頭, 生命。
【意譯】
大江的水邊,有一靈物叫水獺。一天,在北岸游玩,遇到林中的晨風鳥,兩物聚集在大磐石上談話。晨風鳥說:“你善于捉魚,我善于捉鳥。但鳥見到我,往往發出恐懼的叫聲,抖動著驚駭的翅膀,像閃電流星般逃散了,以至于十只鳥里捉不到一只。不知你在水邊觀察魚群,能不能全部消滅它們?”水獺說:“魚害怕我,就像鳥害怕你!難道還有會討厭活著而喜歡死亡,而愿意到干魚攤子去的魚嗎?”晨風鳥說:“我聽說你打擊魚群讓它們離去,又招呼魚群讓它們回來,你掌握了什么法術才能夠像這樣的呢?”水獺說:“世人傳言我有一個特別的妙法,就像道家念咒驅鬼的方法,那完全是虛妄之言!老虎有像鉤一樣的利爪,犀牛有駭人的觸角,狐貍有媚人的寶珠,猿猴有輕巧的骨骼,這些都是那些專門記述奇聞怪事的人所附會的。上天造物仁慈,才使有犄角的動物去掉尖利的牙齒,使長翅膀的禽鳥只有兩只腳。怎么還肯讓我們這些動物再增添尖牙利爪,兼有兩種不同動物的本領呢?”晨風鳥說:“那么你怎么辦呢?”水獺說:“我所以能打散魚群又招它們回來,是因為捕捉它們的時候,沒有過分地殘殺它們。我坐著不動,安閑自得地食取它們,好像是出于不自覺的樣子。魚兒認為游過我身邊沒有什么憂患,于是我就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就是欲擒故縱,欲貪故廉的說法。”晨風鳥說:“你講得對極了!但是鳥比魚狡猾。魚的本性最馴服,只知道隨波逐流罷了!鳥中間,像斑鳩讓母斑鳩守護,雁群派雁奴巡警,杜鵑倒掛著身軀善于防備,鸚鵡能說話會巧妙地躲避。其它像麻雀常常鉆進幕帳,燕子必定在堂屋筑巢,鴿子供事佛塔頂上的鈴鐺,鷗鳥依傍商船的桅桿。用心種種,射鳥的人能施展什么技藝呢?一時間成群的鳥雀在面前飛起,不在這時把它們全部捉住,等它們飛遠了,不就是后悔也晚了嗎?”水獺說:“你的志向夠大的了!但為什么不留下無盡的寶藏,以備將來可以飽食終日呢?”水獺話還沒講完,空中飛來千百只鳥,晨風鳥迅猛地抓取了四五只,其余的都逃入樹林中。晨風鳥執意不肯丟舍,振起翅膀窮追猛趕,正巧有一個射鳥的人暗地在旁邊窺伺,埋伏的機關突然發射,晨風鳥先被射穿了頸項死去。水獺哀嘆它的愚蠢,在大江北岸設立祭壇招魂,說道:“鷹飛到天空,魚躍進深潭,只有我和你,把殺生當作打獵。不貪心還可以稍微獲取,貪心的話就連自己的生命也一同舍棄。你為什么不醒悟,以致抱恨九泉呢?如今我要停止捕魚,在江邊洗手不干,寧愿餓著肚子,也不可喪失生命。貪婪敗類,從古以來都是這樣。希望各位君子,多看看這晨風鳥的下場吧!”
【解說】
很明顯,晨風鳥與水獺是屬于兩種形象。晨風鳥以貪婪為本,對自己要掠取的目標要全部到手才滿意。而水獺比晨風鳥更貪婪,但它要比晨風鳥狡猾得多,做得很隱蔽。懂得“欲擒故縱,欲貪故廉”的方法,知道怎樣才能“坐而逸獲”“留無盡之藏,為他日屬饜地”,而使魚群深受其害卻不警惕,水獺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陰謀家。水獺的“諄諄教誨”,并未使晨風鳥有所醒悟,見有魚群飛來便“奮不顧身”,迅猛追擊,終究得到應有的報應——被射鳥人射死了。如果認為晨風鳥愚蠢,比不上水獺狡猾,所以逃脫不了災難的到來,那就大錯特錯了。只是晨風鳥過多地暴露了自己的貪心,不善于隱藏自己的形跡,容易被人發現,因而也就早得報應。而那水獺既善于偽裝自己,掩蓋自己的貪心,又工于巧取豪奪,使自己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它不僅滿足了自己的私欲,而且還不容易被人發現。但是這并不等于它能永久地隱藏下去,總有一天,它的真實面目會被人發現,到時無論是巧言令色,還是“江頭懺悔”,都已是無濟于事了。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類似于晨風鳥或水獺的是大有人在。貪得無厭,人們會群起而攻之。然而,對那些在“偽善”的外表下,工于心計,施展陰謀,不斷地滿足自己貪欲的人,人們卻很難發現,甚至會受其害而不自知。所以,人們要擦亮眼睛,看清那些人的丑惡本質,切莫讓他們泛濫成災, 危及社會。
【相關名言】
虛偽鼓動人們把自己的罪惡用美德的外衣掩蓋起來,企圖避免別人的責難。
——英國·菲爾丁
上一篇:《列御寇·獻鳩》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劉基·玄石戒酒》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