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補之·烏戒》注釋,意譯與解說
烏于禽甚黠①,伺人音色小異,輒去不留,非彈射所能得也。關中民狃②烏黠,以為物無不以其黠見得,則之野,設餅食楮錢③哭塚間,若祭者然??蘧?,裂錢棄餅而去。烏則爭下啄,啄且盡,哭者已立他塚,裂錢棄餅如初。烏雖黠,不疑其誘也,益鳴搏爭食。至三四,皆飛從之,益狎。迫于網,因舉而獲焉。今夫世之人,自謂智足以周身而不知禍藏于所伏者,幾何其不見賣于哭者哉!
——《雞肋集》
【注釋】
①黠(xia):聰慧、狡猾。②狃(niu):習以為常。③楮(chu)錢:舊時祭死者時焚化的紙錢。
【意譯】
烏鴉比其它鳥更狡猾,它只要一聽到人聲有一點點變化,就馬上飛走了,所以人們平時用彈弓射它很少能射到的。關中的百姓對烏鴉的狡猾都很了解,認為事物沒有不用自己的聰明才有所收獲的。于是,他們走到荒郊野外,把燒餅紙錢等放在墳墓旁邊,就像真的祭奠死者一樣。他們裝模作樣地哭了一場,哭完,就把紙錢撒開、把燒餅遺棄在墳邊走開了。烏鴉就爭相飛下來啄餅吃,將要吃完時,那些哭的人又立在另外的墳邊,和起初一樣,撒開紙錢,扔下燒餅。烏鴉雖然狡猾,但已經不懷疑這是一種誘騙,就鳴叫著,相互爭斗著,搶著啄吃燒餅。經過三四次,烏鴉就全部跟著飛下來,行為無所顧忌。當烏鴉靠近網的時候,那些人把網舉起來,將烏鴉都逮住了?,F在世上的人,自己認為自己的聰明足以保全生命,卻不知道大禍已經隱伏其中,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陷入那些裝哭者的圈套!
【解說】
烏鴉盡管聰明,但終于禁不住幾塊燒餅的誘惑,從空中飛下來爭相啄食,結果成了人們的網中之物。世上自以為是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悠閑自在的生活著,滿以為憑自己的小聰明可以保全一生的太平。愿望確實不錯,但所得的結果卻往往事與愿違,比如那些烏鴉,它們如何曉得,那幾塊燒餅恰好是人們所設的誘餌,它們本來想美餐一頓,然而最后卻悉數被逮。而人們的命運未必比烏鴉更佳,盡管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逃脫了不少的災難,但是,人生的羅網四處隱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災難的淵藪。特別是在利益面前,一時難以抵擋利益的誘惑,因此而中箭落馬,此類事情已經不足為奇。烏鴉的命運給那些自以為是的人提供了一個明鑒。人生是艱難的,因而人們在人生旅途上應該謹慎再謹慎, 這樣才能消災避難。
【相關名言】
慎終如始, 則無敗事。
——老子
慎言謹行, 謙虛有禮。
——美國·富蘭克林
上一篇:《莊周·為盜打包》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魏文侯·五不足恃》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