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

“恐”是會意兼形聲字。金文從心,工聲,工兼表擊搗之意。小篆從心從鞏會意,鞏兼表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恐”。
《說文·心部》:“恐,懼也。從心,鞏聲。”(恐,畏懼。從心,鞏聲。)
“恐”的本義為很害怕。如《聊齋志異·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引申為恐嚇、使之害怕。如《史記·高祖本紀(jì)》:“李斯因說秦王,請先取韓以恐他國。”還引申為擔(dān)心、恐怕。如諸葛亮《出師表》:“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用作副詞,指恐怕。如《韓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恐深。”
恐
“恐”是會意兼形聲字。金文從心,工聲,工兼表擊搗之意。小篆從心從鞏會意,鞏兼表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恐”。
《說文·心部》:“恐,懼也。從心,鞏聲。”(恐,畏懼。從心,鞏聲。)
“恐”的本義為很害怕。如《聊齋志異·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引申為恐嚇、使之害怕。如《史記·高祖本紀(jì)》:“李斯因說秦王,請先取韓以恐他國。”還引申為擔(dān)心、恐怕。如諸葛亮《出師表》:“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用作副詞,指恐怕。如《韓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恐深。”
上一篇:《徑》字義,《徑》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徑》
下一篇:《拂》字義,《拂》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