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臧谷亡羊》注釋,意譯與解說
臧與谷①,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②以游。二人者,事業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莊子·駢拇③》
【注釋】
①臧、谷:成玄英引《孟子》云:“臧,善學人;谷,孺子也。” ②博塞:下棋。陸德明引《漢書》云:“吾丘壽王以善格五待詔”,謂博塞也。塞通簺,古簺用五木。③《駢拇》:《莊子·外篇》八。取篇首二字為題。主要闡述人的行為當合于自然,順人情之常。
【意譯】
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和一個小孩去放羊,兩人把羊都丟了。問那喜歡讀書的人在干什么?他正拿著竹簡讀書;問小孩在干什么?他正在下棋玩。二人雖然干的事情不同,但把羊丟了則是相同的。
【解說】
莊子有辯證的頭腦,但他看問題卻常常不考慮形相的、現象的、外因的差別。這種思想方法在《齊物論》中表現得特別明顯,而在本篇又有了同樣的發揮。臧與谷都丟了羊,至于為什么會亡羊則可以不必追究。所以在莊子眼里,小人和君子,伯夷和盜跖是沒有什么區別的。這樣也就否認了現實世界價值的、情感的區別。可是現實世界卻正是通過外在的形相、現象和外因來表現出它的無比豐富性。如果這個世界只剩下赤裸裸的基本原素,那么這個活生生的世界也就不存在了。誠如黑格爾所喻示的,氫、氧、碳并不是肉。臧與谷雖然都丟了羊,但是“這一個”臧的亡羊, 與“那一個”谷的亡羊卻是不同的。
【相關名言】
理論本身對自己是沒有用處的, 但它卻使我們相信各種現象之間的關聯性。
——德國·歌德
上一篇:《韓非·腫膝難任》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莊元臣·自出機杼》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