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粵犬吠雪》注釋,意譯與解說
仆往聞庸①、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予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 皆蒼黃②吠噬,狂走累日,至無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者。
——《柳河東集·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注釋】
①庸:古國名,春秋時,是巴、秦、楚三國間較大的國家。②蒼黃倉皇, 驚慌失措狀。
【意譯】
我以前聽說庸、蜀的南面,多雨天少晴天,偶然有太陽出來的話,群狗會一起叫個不停,我以為這傳說太夸張了。六、七年前,我去嶺南。第二年冬天,正好大雪越南嶺而來,覆蓋住了南越中好幾處州城,那里的狗都驚慌失措、狂奔亂叫,到處亂咬。這樣連著有好幾天,直到雪化天晴了才安定下來。這以后我才相信了以前聽說的話。
【解說】
天上從來就有太陽,萬物生長也靠太陽,然而,終日迷霧的庸蜀之南,太陽卻成了稀罕的怪物,引得蜀犬狂吠。瑞雪兆豐年,這是人所周知的,然而在近于熱帶的嶺南,雪卻成了百年難遇的怪物,害得粵犬又叫個不停。中唐時期,那些士族弟子不管品行優劣,學智高下,生來就是統治者,靠祖蔭當官,根本不必學習, 不必從師,這是盛行的社會風氣。韓愈、柳宗元提倡建立真正的師生關系,培養真正的有用人材,這當然就成怪成狂了。太陽、瑞雪、師生關系,何怪之有?然而卻遭來了“犬吠”,受到了貶斥。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往往受到各種保守勢力的反對,這是必然的。在對新生事物的圍剿中,少數是出于階級的本性而不遺余力,而大多數卻是人云亦云,隨聲附和。每個有頭腦的人,當一個從未見過的、與眼前事物相反的東西出現時,應該也必須開動腦筋作一番分析,弄清誰是誰非。如果一味盲目地加入到反對的行列中去, 那就與隨著主人一聲吆喝就狂跳亂叫的群犬沒什么兩樣了。
【相關名言】
眼光淺近的人往往會把黑白混淆起來。
——英國·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
當一個偉大的思想作為一種福音降臨這個世界時,它對于受陳規陋習羈絆的的大眾會成為一種冒犯,而在那些讀書不少但學識不深的人看來,卻是一樁蠢事。
——德國·歌德
上一篇:《劉基·粵人得仙》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浮白齋主人·糟餅》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