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蜀先主廟》寓言賞析
蜀先主廟落成時,神龕上只坐著先主一人的神像,蜀國群臣都坐在神龕的下面。后來孫夫人提出她該配享,應該也坐在神龕上。但甘夫人、糜夫人提出抗議, 因為她們的資格比孫夫人還老。結果只好三位夫人都坐了上去。而且把太子阿斗也帶上, 因為他還是后主呢。又因為先主非常尊重孔明,也請孔明先生上坐。關羽、張飛認為他們同先主桃園結義,不應在孔明之下。 自然只好請他們也上去。趙云說他曾被稱為四弟,應與關、張同列。趙云上去以后,黃忠、馬超提出,他們也屬五虎大將,不應受到歧視。這樣推演下去,誰都有可比較的,也就誰都認為自己應上神龕。最后龐統、法正、魏延、 馬岱、王平、廖化、簡雍、孫乾、糜竺、糜芳, 以及其他許多官員,通通擠了上去。
神龕上的神越來越多, 簡直堆積不下。最后把神龕壓垮了,所有的神都摔了下去。
事實證明,任何神龕都不宜坐太多的神。
——《黃瑞云寓言》(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蜀先主廟”,顧名思義,神龕上是只該供奉先主一人的。但是孫夫人、甘夫人、糜夫人、阿斗、孔明、關羽、張飛、趙云、黃忠、馬超、龐統、法正、魏延等等,為什么都削尖腦袋,要擠上神龕去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一旦成了“神”,就可以四體不動,而能夠整天品茶、吸煙、食供養、打麻將,并且有成千上萬信男善女燒香叩頭,任你差遣。
“蜀先主廟”,顧名思義,神龕上是只許先主一人在位的。但是先主為什么肯讓夫人、軍師、部屬等等,都擠到神龕上面來呢?道理恐怕也很簡單,因為夫妻恩、手足情、父子義、熟人、朋友, 自己既然成了仙,就不忍心不讓一家子升天。而且,威威赫赫一大群,對于固位弄權、劃地為王也是很有作用的吧!
《蜀先主廟》是《黃瑞云寓言》里的佳作之一。它象集里其它優秀篇目一樣,充分運用典型化手法,創造出一幅神奇的畫面,隱微曲折地把社會生活的“真事”表現出來,并留下尺幅千里的藝術空白,讓讀者借助想象的紐帶,進行馳騁上下幾千年、縱橫十萬里、真幻結合、陰陽相間的聯想。我讀《蜀先主廟》,就禁不住想到姜太公的封神,秦始皇的傳位,漢靈帝的賣官,明清的科舉制度,當前的機構改革,……。還禁不住翻閱舊報新刊。 1987年12月31日《文摘報》第一版載《三個和尚沒水吃》,文中說:“湘南一個30萬人口的小縣,就有32位縣級領導干部。據推算,這么一個排的‘縣太爺’,至少還得要一個連數量的局長、科長,兩個營左右的秘書、干事,才能與之匹配。 ……人多事少, 事雖少卻無人做。無事則嘁嘁喳喳,說東道西,有事則不負責任,互相扯皮。”《蜀先主廟》概括生活現實,向我們敲響了警鐘:神龕上的神越來越多,最后是會把神龕壓垮,所有的神都會摔下去的!
《蜀先主廟》根據人民利益,向我們提出了希望:“任何神龕都不宜坐太多的神。”
上一篇:《中國寓言·蛛與蠶》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蝙蝠》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