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夭桃秾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夭桃秾李:yāo táo nóng lǐ
詞源:《詩經·召南·何彼被矣》:“何彼穠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
詞由:古代周朝平王的孫女嫁給齊侯的兒子,結婚時極為鋪張豪華。當時的人民對統治者奢侈糜爛的生活痛恨之極,便編了個歌兒傳唱。歌詞大意是: 為什么這株樹那樣的好看?正是唐棣的花兒開滿枝干。為什么那山頭音樂聲震天?正是公主王姬的車駕出現。為什么這株樹那樣的好看?她花兒真如桃李花鮮妍。平王孫女的打扮的確妖艷, 齊侯兒子的妝點也夠奇觀。
詞義: 原意是桃樹李樹長得葳蕤而茁壯。常用作婚嫁的祝辭。: 現寫作“秾”, 草木茂盛的樣子。
書證: 唐、張說《安樂郡主花燭行》詩:“星昴殷冬獻吉日, 夭桃李遙相匹。”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八回:“夭桃李, 宜早合良緣, 毋使婚嫁愆期, 致令幼女懷春, 吉士有摽梅之賦也。”
上一篇:成語《天花亂墜》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夾袋人物》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