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造酒》寓言賞析
一人問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 一兩曲,加二斗水,相參和,釀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 歸而用水二斗、 曲一兩、相參和。七日而嘗之,猶水也。乃往誚酒家,謂不傳與真法。酒家曰。“爾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爾法, 用二斗水, 一兩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記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學者,忘本逐末,而學不成,何以異于是?
——江盈科《雪濤諧史》
米為酒之本。造酒忘記下米,只用水和曲,當然是舍本逐末。作者是針對學習不會抓住根本因而所學無成的人而寫的。結尾的議論明白揭示了作者的寓意。
故事在學者(接受者)與教者(傳授者)之間展開。接受的失落和接受者的誤會引起了一場小小的喜劇性沖突。失落和誤會的原因由于接受者“善忘”。遺忘的內容本帶有偶然性,但他恰恰忘記了根本。善忘的人記憶機能不健全,無法自覺地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但他卻可以根據簡單的邏輯推論,要求別人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這就出現了“往誚(qiao責備)酒家謂不傳與真法”的可笑糾紛。幸好此人雖善忘而未全忘,終于自認其錯。“其人俯首思曰”寥寥數字,生動地寫出了這了善忘者認真回憶而后醒悟自省的神態。
作者有意突出人物善忘的特點是頗具深意的。善忘者的過失固然可笑,然亦可諒,一個正常的人辦事忘本逐末,就應該自責。從這個意義上看, 善忘者的形象對作者批評的“世之學者”, 不但是一種類比, 而且是一種映襯。“世之學者”, 莫非愿居于病忘患者之列么?否則,便不應忘本逐末。學習者如此, 從政者和從事其他事業的人,亦應吸取教訓。
上一篇:《中國寓言·遼東白豕》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鄭人置履》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