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寓言·山羊殺死了豹》寓言賞析
一天, 小豹獨自從家里跑到草原上去,那兒正好有一群象在吃草。他由于年紀太輕,不知道什么危險,結果被一只象無心地踏死了。
不久,死豹被別的豹發現了。
他們奔到老豹那兒,把這不幸的事告訴他。
“你的兒子死了!”他們說,“我們是在溪谷里發現他的。”
老豹聽了很傷心。
“啊呀,是誰殺死的?你們告訴我,我要替他報仇!”
“是象殺死的。”那些豹回答。“怎么是象?”老豹詫異地問。“是啊,是象。”他們重復道。
老豹想了一想。
“不,不是象,是山羊殺死的。是的,是山羊,我兒子是他們殺死的!”
老豹勃然大怒,找到了一群在山上吃草的山羊,幾乎把他們全都殺了。
在我們這個時代也有這樣的人, 當他被強者欺侮了的時候,往往拿弱者來泄恨。
——東非寓言(選自《黃金的土地》)
這則東非寓言所塑造的老豹的形象具有特殊的意義,正如這則寓言最后明確指出的:“在我們這個時代也有這樣的人,當他被強者欺侮了的時候,往往拿弱者來泄恨。”
巴爾扎克說:“詩人的使命是要創造典型。”老豹兇殘與孱弱的個性特點具有普遍的典型意義。本來,小豹子到草原上被“一只象無心踏死”,老豹失子傷心令人同情,決心“報仇”也可以理解。但當別的豹告訴它是大象踏死的時,它竟故表驚詫,矢口否認,顯現出它的孱弱與狡詐;然后,遷怒于弱者,咬定是山羊殺死了小豹,而瘋狂殺戮一群無辜的山羊,真是兇殘已極。
社會生活中也正有這樣的人物。魯迅曾為這種人物畫出臉譜:“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兇獸;但遇見比他更兇的兇獸時便現羊樣,遇見比他更弱的羊時便現兇獸樣……”(《忽然想到》)這種人物是專制主義的產物,他們對上級、對強者是一副奴婢相,對群眾、對弱者是一副專橫相。這種人物的本質性格便是奴隸性。
寓言對老豹的心理變化寫得十分傳神。聽說兒子死了,他“很傷心”;知道是象殺死的卻要裝作“詫異”而予以否認,“想了一想”之后,又無端斷言為山羊所殺而至于“勃然大怒”。瞬息萬變,色厲內荏,心狠手辣,一個“畏強凌弱”者的形象便呼之欲出。
上一篇:《歐美澳寓言·小蟹和母蟹》寓言賞析
下一篇:《歐美澳寓言·平等的鞋碼》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