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周克芹,1937年生,四川省簡陽人。1958年畢業于成都農業技術學校。畢業后,回鄉務農,先后當過農民、民校教師、生產隊長、大隊會計、農業技術員、公社和區干部。由于他長期生活在農村,熟悉農村生活,他的作品大都是反映農村生活的題材。1963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井臺上》之后,1973年以來陸續發表了《早行人》等20余篇作品。1979年發表了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標志著作家創作道路上新的高度和新的起點。獲第一屆茅盾文學獎。他的作品還有短篇小說集《石家兄妹》,短篇小說《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桔香,桔香》和《晚》等等。其中《勿忘草》和《山月不知心里事》分別獲1980年和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內容概要 這是發生在川西一個叫葫蘆壩村的故事。主人公許茂是勤勞、省儉的莊稼人。由于林彪、“四人幫”極左路線的干擾,使農村陷入了貧困的境地。許茂眼見著土地荒蕪,農民們吃不飽,作為農民的許茂,他由一個熱愛集體的積極分子,變成了一個只顧自己的利益、自私自利的人。為了他自己,他女兒們嫁出去,自留地要留在家里,不許帶走。他甚至不怕別人取笑,曾專門干過一段揀廢破字紙的工作。他曾自私地騙買一個寡婦的油,然后又要再高價賣出去,他內心里也覺得自己作了違心的事,多少覺得慚愧,可轉念一想,這年頭只能自家顧自家。許茂有9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原黨支部書記金東水,現已病逝,二女兒、五女兒、六女兒嫁到川西壩,過著比較富裕的日子。三女兒許秋云人稱“三辣子”,嫁給了東村老實厚道、多才多藝的羅祖華,盡管兩口子,能吃苦、能干活,還是過著艱難的日子。七女兒在公社供銷社當營業員,每天做著當城市人的夢,輕浮、俗氣的七姑娘,最不得許茂的歡心,因為她上班以后不向家里捎過一個錢。八姑娘在外地當兵。九姑娘許琴是本村的團支部書記,是一個熱情的積極的20歲姑娘。四姑娘許秀云,是一個溫和、賢慧、手巧能吃苦的女性。她嫁給了本村的大隊副支部書記鄭百如,這個靠兩張巧嘴、能整人的無賴,已經離婚。許茂本不同意四姑娘離婚,因為鄭百如是個大干部,得罪不起。可公社婦女主任支持四姑娘,法院也批準了,他也不敢攔。公社還同意四姑娘搬回早已沒娘的“娘家”住。許茂覺得自己的女兒做了件丟人現眼的事,整天心里像頂個棒槌,不開心。上個月三女婿羅祖華奉三姑娘之命,去耳鼓山給四姑娘找了一戶落腳人家。四姑娘當時領了三姐夫的好意。許茂還親自去耳鼓山走了一遭,也覺得可以。就等許茂做生時人家來,事情也就算定了。不想四姑娘突然說不走了,求許茂讓她留下來,就住在放茅草的小邊房。許茂一聽本來舒口氣的心又緊起來。九姑娘臨去公社開會前,勸說四姐還年輕,應從長遠考慮。三姑娘兩口子一聽,三姐夫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三姑娘罵了九妹一回,吃完晚飯就去找四姑娘。這當口,鄭百如找到羅祖華,痛切地檢查了自己,罵自己不懂事,要求和四姑娘復婚。羅祖華被鄭百如的眼淚感動了,忙去把這一消息告訴三姑娘。其實鄭百如想復婚,自有他自己的打算,今天在公社開會,說工作組就要來到葫蘆壩,他怕四姑娘把他做得壞事都揭露出來,特別是放火燒金東水家房子的事。所以他想打著復婚的旗號穩住四姑娘。四姑娘堅決不同意。其實四姑娘自己心里很同情大姐夫金東水的遭遇,金東水被撤了職,房子又被燒,妻子連氣帶病死了,撇下兩個孩子,長生和長秀。妻子死時,長秀只有兩歲,本來由四姑娘撫養,可有人造謠說他和四姨子關系不清楚。他一氣之下接回長秀,從此也再不和許家的人來往。但四姑娘的內心隱隱有著一絲對生活的希望,那就是想接過大姐扔下的擔子,把長生、長秀撫養成人。她用了幾個晚上,扯了一件她過去的舊衣服,為長秀趕做了一件小棉襖,趁天黑送去。金東水聽出是四姑娘的叫門聲,不讓長生開門。四姑娘傷心地走了。金東水,原大隊黨支部書記,復員軍人,曾帶領社員改造家鄉貧窮面貌。隨著政治風暴的來臨,金東水被停職檢查,接著房子被燒、妻子病逝,一連串的打擊,并沒有使這個堅強的漢子彎腰。可是對四姑娘所表現的溫情卻帶著惱怒的生氣。但他住在小水棚里,心里想著的仍然是改變葫蘆壩面貌的長遠規劃。工作組進村了。代理支書龍慶把組長顏少春安排在許茂家,把組員齊江明安排在金大娘家,金大娘只有一個兒子叫吳昌全是村里科研小組組長,一個對家鄉充滿感情的有知識的青年。顏少春是一位中年婦女,從前是縣委宣傳部長,夏天才從干校調回縣里,懷著許多干部都曾有過的“重返前線”的喜悅心情下鄉工作了。在來葫蘆壩之前,她走訪很多農村,了解農民的生活。她知道只有把生產搞上去,群眾才能從內心里感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所以在一次縣委干部會上討論貫徹中央關于農業整頓問題指示時,他曾冒著被指責為“誣蔑大好形勢”的風險,提出了“現在頭一步是要設法使農民吃飽肚子”的建議。她這次來葫蘆壩,認真了解了葫蘆壩存在的問題,金東水下臺的前前后后,鄭百如的為人。在一次支部會上,鄭百如做了長篇發言,無非是“文化大革命”的大好形勢和意義。顏少春建議大家發言,支委五隊陳隊長提出鄭百如搞“重新清理糧食產量”,社員有意見。原來鄭百如想搞“重新清理糧食產量”的目的,是想通過虛假的手段,讓上級領導給他們一個先進典型。支委金大娘提出了反對意見,并和鄭百如爭論起來。代理支書龍慶息事寧人地岔開話頭。龍慶是一位久經考驗的老共產黨員,在“批林批孔”中,金東水成了“典型”,被宣布停止檢查,上級領導讓他當支部書記,他堅決不答應。后來還是金東水背后勸他,如果支部的大權落到別人手里,社員就更苦了,他才同意當了代理支書。很多人都說龍慶是個老好人,糊涂,知道他的人,都說他表面裝糊涂,心里清醒著哪。他了解鄭百如,也知道鄭百如是怎樣一個人,也不相信鄭百如。他每遇著什么化解不開的事,都要偷偷找金東水商量,表面上還應付鄭百如,金東水在背后開玩笑,說他是“維持會長”。不過金東水有些想法也全是靠龍慶實現了。金東水關于葫蘆壩的長遠規劃,也是通過龍慶的手轉交給顏少春。顏少春還非常關心吳昌全的科研小組,親自去看了科研小組的試驗田,充分肯定了他們的做法,還號召推廣。齊江明卻大不以為然,齊認為吳昌全是一個思想落后的怪人,很是看不起吳昌全。吳昌全照樣看不慣齊江明的所作所為。齊江明很欣賞鄭百如,很輕易地信任了鄭百如,認為鄭是一個好干部。當鄭百如看到齊輕易地上了他的勾,他就把自己想復婚的想法告訴了齊,請齊幫忙勸勸四姑娘。四姑娘本來對工作組抱著很大的期望,可那天晚上的支委會,聽到鄭百如的長篇發言,工作組又沒表態,齊江明又來當鄭百如的說客,勸她同意復婚,她對工作組完全失望了。她隱隱地認識到,自己是無援的,路還得靠自己走。所以在連云場的集市上,她非常坦然、自信地和金東水爺仨個走在一起。盡管大姐夫那么粗暴地抱走孩子,她內心的渴望多少受些打擊,但希望之火并沒有熄滅。鄭百如看到四姑娘和金東水走在一起,既害怕又氣憤。就找到他同母異父的姐姐,“閑話公司”老板鄭百秀。于是鄭百秀就把金東水和四姑娘的謠言傳遍了葫蘆壩。善良的人們并沒有識破謠言的真相,連四姑娘的姐妹們都相信是事實。齊江明和鄭百如在顏少春不在時,要突擊發展許琴入黨。許琴對入黨抱著神圣的信念,拒絕到場參加會議。在下午的社員大會上,齊江明又宣布許琴將被推薦到公社工作。許琴的內心非常矛盾,顏組長不在家她不知如何是好。正當三姐秋云和鄭百秀在大會上對罵起來時,她又突然覺得應該趕緊離開葫蘆壩,越遠越好。三姑娘罵完就走出了會場。四姑娘幽靈般地跟著三姐走出來。她覺得異常委屈。可三姑娘冷冷地對待四姑娘。四姑娘沒想到她的親人也這樣看她,她失魂落魄地將身子靠在濕漉漉的樹干上。這時她聽到鄭百如和齊江明的對話,知道鄭百如他們正在整理整金東水的材料。她一下從昏昏朦朦中驚醒了,她忘記了一切痛苦,她要揭發鄭百如迫害老金的陰謀,保護自己的親人。她一家一家敲門,但人們看到她都害怕地關上門。當走到金大娘家時,她本來想向大娘傾訴一切。齊江明卻讓她老實交待。她絕望地跑出大門,選擇了死。但在冰冷的水里,她一下子想到了長秀亮晶晶的大眼睛,她告訴自己不能死,不能死,要堅強的活著。她毅然回到家里,拿起包袱來到金東水家門口。顏少春已開會回來,這時她正在金東水屋里。龍慶、吳昌全、許琴也都在屋里,顏組長告訴金東水,他的遠景規劃區委很重視,要他把這件事抓起來,又通知他,區、社兩級黨組織重新審查了過去對他的處分,撤銷了那個停職的決定,恢復了他黨支部書記的職務。龍慶又把謠言告訴了在座的人,長生娃、吳昌全把那天晚上的事講了一遍,知道是鄭百如造的謠。顏少春還開玩笑地說,家里缺個女主人招待他們。龍慶說他早就物色好了,是劉家大隊的婦女隊長。這些話被門外的四姑娘聽到了。她的一線希望,被龍慶的話徹底地毀滅了,她又想到了死。金東水救了她。顏少春和四姑娘拉了幾天的家常,四姑娘把肚里所有的苦水都倒了出來。顏少春深深理解四姑娘的苦痛。金東水帶著一身的干勁,組織了突擊隊,要逐步實現他的遠景規劃。許茂老漢病了一冬天,現在也好了。他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把自己幾年來的積蓄分成九個小包包給九個女兒。大女兒那份,就由顏組長的主意,交給四姑娘代管。四姑娘和大姐夫合戶的事,也得到了許茂老漢的同意。許琴也告別家鄉去公社報道。顏少春接到縣里的通知,工作組要回縣里了。她說:“秀云啦,你要相信:我們黨時時刻刻都把人民放在心上的。請你把這個去向人民宣傳。”新的支委會信心百倍地表示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葫蘆壩這塊社會主義陣地絕不能再丟失了。已經動起手的建設事業,一定要扎扎實實地干下去,決不能半途而廢。許茂老漢也終于走出許家大院,來到金東水居住的小屋門前,讓外孫搬到外公家去住。
作品鑒賞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通過許茂和他幾個女兒、女婿之間的家庭、婚姻、愛情等悲歡離合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我國農村70年代的社會風貌,和我國農村在合作化運動之后的政治風云變幻,揭露了林彪、“四人幫”的極左路線給農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和精神創傷。表現了農村人民群眾對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事業的執著信念。深刻總結了30多年來中國農村在前進道路中的經驗教訓。形象地告訴人們:個人的、家庭的命運是和國家命運密切相關的。個人的不幸遭遇是和整個社會的動蕩不安分不開的。只有當國家有一個安定團結的局面,個人或者家庭才會有穩定幸福的生活。小說采取現實主義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許茂、四姑娘許秀云、“三辣子”許秋云、金東水、顏少春等人物形象。其中最成功的是許茂和許秀云的形象。許茂是中國農村歷史發展的見證人。在合作化高級社時期,他是一位愛社如家的模范,他知道他一切的獲得是黨給的,所以當他是副業組長時,他拼著命地為集體、為社會出力。隨著政治風云的變幻,他看到的是莊稼人不再管莊稼,而是任由禾苗和荒草一起長,葫蘆壩的日子越過越窮,于是他由懷疑到憂慮,由憂慮到自私,由自私到不義。用一個農民的所有聰明智慧拼命地集斂財富。作者用幾件事情來描寫許茂的人物形象:他的自留地,姑娘嫁出去后,自留地要留給他。大女兒家被火燒了房子,他不讓大女兒一家回來住,甚至連大女兒死時,他連棺材木也不肯出。在集市上,他看到一位婦女急著要給孩子看病;就以騙的辦法,用最低價買了油。轉過身他又要以高價錢賣出。還有不同意秀云離婚,原因是鄭百如在他看來是個大干部等等。通過每一件事,許茂自私、不義、勢力眼的形象,非常生動、有血有肉地突現在讀者面前。同時,許茂又是一位勤勞、省儉的農民。他靠自己莊稼人的把式,把自己的自留地蒔弄得像一幅畫。他也是一位純樸的農民,當生活出現新的轉機時,許茂的思想性格也發生了轉機。他終于明辨了是非,分清了善惡,這又通過他病床前分錢和讓兩個外孫搬“到外公家去住”的描繪表現出來。四姑娘許秀云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形象。秀云是一位溫柔、善良、心靈手巧、又有忍辱負重精神的農村婦女。她被鄭百如欺辱后,不得不嫁給鄭百如。嫁給鄭百如后,她心里想的只是能過好日子,對鄭百如的為非作歹都采取忍的辦法。當孩子病死,鄭百如當了官要和她離婚時,她沒有哀求,而是不顧許茂的反對,毅然決然地離開禽獸不如的鄭百如。她心里還有一線光明,那就是重新開始生活。而一旦認清了生活目標,就勇敢地走下去,盡管有挫折,有別人的流言蜚語,有家人的不信任和責怪,但是她從軟弱到堅強,不甘屈服、頑強地反抗命運的安排。這個飽受生活和精神磨難的中國農村青年婦女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對極“左”路線造成社會性災難的有力控訴。在刻畫人物形象時,作者還很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如三姑娘的潑辣、大膽、富于同情心,四姑娘的內秀、沉默、堅強,七姑娘愛慕虛榮,九姑娘的正直、熱情等。都比較清晰、生動地刻畫出來。而在刻畫三姑娘的形象時,作者又抓取她性格中的主要特征加以描繪。她在葫蘆壩是有名的“三辣子”,作者在描繪在這個形象時就著重她的“辣”。其中最精采的就是她和鄭百香在小齊召開的社員大會上的“對罵”,當時她心里已經認為四妹是如謠言中所說,可她還是不忍不讓,把一個鄭百香“罵”得啞口無言。“三辣子”的形象被刻畫的淋漓盡致。作者還善于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人物性格,如用三姑娘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潑辣與四姑娘沉穩、心中有數相比,用吳昌全的踏實與齊江明的虛浮相比;用羅祖華憨厚、善良與鄭百如奸偽、狠毒相比,使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作者采取現實主義的手法布局謀篇,以四川葫蘆壩大隊為背景,以四姑娘悲歡離合的愛情為線索展開情節。情節一環套一環,一步跟一步。由于作者把人物的命運放置在時代的大氛圍里,使小說具有真實的感人的藝術力量。作者還善于寄恨于景,如幾種霧的描寫,就和四姑娘的心情,葫蘆壩將發生的事情有極緊密的聯系。語言樸實、洗練、生動。人物語言多用川西語言,具有藝術真實的效果。總之這篇小說確實是一部成功的佳作。
上一篇:《吳煦斌·木》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周梅森·軍歌》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