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劉紹棠·蒲柳人家》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劉紹棠1936年2月29日生于北京東郊通縣古運河邊的儒林村。幼年時母親、老師、村中父老及說書藝人講述的民間故事、歌謠、戲曲給他以很大影響。10歲到通縣城里讀高小,閑暇時間大量閱讀武俠小說及“五四”以來的文學作品,并開始學習寫小說。1948年12歲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市立二中,讀書期間曾靠賣報賺錢維持學業(yè)。1949年13歲,開始發(fā)表小說。1951年應邀到河北省文聯(lián)工作,因年齡太小,半年后被保送到通縣潞河中學讀高中。讀高中期間發(fā)表短篇小說多篇,《青枝綠葉》還被選入高中語文課本。1953年加入共產(chǎn)黨。1954年秋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yè),因課程太多不利于創(chuàng)作,不久即退學到中國青年報社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1957年因發(fā)表文章主張改革文藝弊端,小說又觸及了生活中的陰暗面,21歲就被劃為“右派”,作為“墮落的典型”在全國范圍內(nèi)批判。1958年被開除出黨,到京郊鐵路工地和水利工地勞動。1962年初被摘掉右派帽子,但沒有發(fā)表作品的權力,沒有工作。在艱難的生活中他沒有中斷對創(chuàng)作問題的探討?!拔母铩敝谢剜l(xiāng)當社員,勞動之余寫出了三部長篇小說草稿。1979年組織為他徹底平反,恢復黨籍和名譽,并調(diào)到中國作協(xié)北京分會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發(fā)表了許多短篇小說。1980年發(fā)表中篇小說《蒲柳人家》,重新引起文壇注目。此后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取材于故鄉(xiāng)生活和個人經(jīng)歷的中篇小說。1981年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為基礎,積極提倡“建立北京的鄉(xiāng)土文學”。后任作協(xié)北京分會副主席、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學》副主編等職。
內(nèi)容概要 七月中伏大晌午,熱得像天上下火,何滿子被爺爺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這時是1936年,滿子6歲,剃了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著個木梳背兒,一天到晚光著屁股在河灘上野跑,曬成了黑泥鰍。東院望日蓮姑姑給他做了個花紅兜肚,他就是不穿,氣得奶奶一丈青大娘拿搟面杖要打他。原來這紅兜肚有講究。何家世代單傳,都是老生兒,唯獨滿子是他母親頭一胎生下的貴子。奶奶怕閻王爺打發(fā)白無常把他勾走,聽說閻王爺重男輕女,特地給他穿上花紅兜肚,男扮女裝。滿子的父親何長安從小在通州城學徒,相貌清秀,性情溫順,能寫會畫,掌柜的便把女兒許配給他。但一丈青大娘看不上那個又漂亮又秀氣的兒媳婦,嫌她不能勞動。媳婦也嫌她粗野,在鄉(xiāng)下住不慣,回通州城里去了。一丈青疼愛孫兒,不準把滿子帶走,哭著請來撐渡船的柳罐斗,釘掌鋪的吉老稱,老木匠鄭端午,開小店的杜四,說合三天三夜,才和媳婦講定條件:滿子上學前留在鄉(xiāng)下奶奶身邊,該上學了再接回城里跟父母團聚。滿子的爺爺身高馬大,會武功,年輕時參加過義和團,后來以給牲口販子趕馬為生。趕馬走的地方多,見識廣,給朋友講起來生動曲折,驚險紅火,于是朋友送外號“何大學問”。自從得了這個外號,他真的風雅起來。在崇山峻嶺的古驛道上趕馬,右肩扛一桿丈八大鞭,左肩背一包書。他請來老秀才教滿子認字,想讓孫子真正成個小學問家。滿子討厭老秀才,喜歡跟西院在通州潞河中學念書的洋學生周檎叔叔學認字。但現(xiàn)在放暑假了周檎還沒回來,滿子仍到處亂跑,爺爺生氣就把他拴起來了。望日蓮姑姑來救了他的駕,帶他去河灘打青柴。望日蓮19歲,是東院杜四家買來的童養(yǎng)媳。杜四的傻兒子被軍隊抓了伕,下落不明,她就成了杜家的牛馬,一天到晚累死累活,還要受杜四的老婆、大破鞋豆葉黃的毒打。杜四想亂倫奸污她,豆葉黃拿她當招野漢子的幌子。一丈青和何大學問看不下去,出面干涉,認望日蓮作干女兒,讓她夜里睡在自己家里。望日蓮用大筐背著滿子來到河灘,偷偷哭了起來。原來她和周檎一直偷偷相愛,現(xiàn)在放暑假了周檎還沒回來,她懷疑周檎變心了。正在這時周檎沿著河灘走過來了。放假后他到北平考大學去了,所以晚回來幾天。他知道望日蓮中午在河灘打青柴,所以順河灘找了來。周檎的父親周方舟9年前領導京東農(nóng)民大暴動,被軍閥殺害了,母親也憂傷而死。撐渡船的舅舅柳罐斗將他養(yǎng)大成人,所以一放假他就回到舅舅家來?,F(xiàn)在他又走上了父親走過的路,暑假回來就是組織抗日武裝的。第二天,他就帶著何滿子去搞聯(lián)絡。二人先來到吉老稱的釘掌鋪。吉老稱50多歲,身體結實得像塊石碑,終日以給騾馬釘掌為生。當年他曾跟周方舟鬧暴動,現(xiàn)在又決心跟周檎鬧抗日。他們在小屋里秘談,滿子在門外的毒太陽地里站崗。從吉老稱那里出來,二人又聯(lián)絡了老木匠鄭端午和柳罐斗。柳罐斗高大英武,相貌堂堂,年輕時在董太師家扛長工,董太師的女兒愛上他,有了身孕。董太師勒死女兒,又要剝他的皮。他帶著周方舟的信投奔了北伐軍,兩年后回來已練就百發(fā)百中的槍法。周方舟死后,為了養(yǎng)活周檎,他沒有結婚,終日以撐渡船為生。沒想到唱京韻大鼓的女藝人云遮月對他一見鐘情,舍命相求,終于感動了他,二人同居一處。這幾天,周檎白天給云遮月寫宣傳抗日的唱詞,晚上便和何大學問、柳罐斗等人聚會,望日蓮也被豆葉黃關在家里。所以,何滿子只好一個人像雨打浮萍,沒頭沒腦到處亂跑。這天中午,他看到河防局巡長麻雷子進了杜四的小店,說是要談“一樁好買賣”。滿子溜到墻根下一聽,原來他們算計著要把望日蓮賣給董太師當小老婆,還要把京東共產(chǎn)黨的頭兒周文彬和周檎、何大學問等全抓起來邀功請賞。滿子又急又怕,忙去告訴周檎。第二天,何大學問等人設計讓望日蓮躺在床上裝病,然后和一丈青、吉老稱、鄭端午一起把豆葉黃和杜四堵在家里,連逼帶嚇,讓他們同意何大學問以30塊大洋和兩畝地替望日蓮贖身。當場寫下字據(jù),按了手印。與此同時,云遮月只穿了一件粉花蔥心綠的抹胸在河邊洗被子,吸引對岸好色的麻雷子過河。麻雷子一下水,藏在水里的柳罐斗就拉著他的雙腿沉到河底,卡住了他的脖子。被水沖下去十幾里,柳罐斗把麻雷子的尸體扔進了水草叢。幾天后,何家小院熱熱鬧鬧給望日蓮和周檎訂親了。周檎反對大操大辦,說國難當頭的時候要明大義。喜日前一天,何長安從通州城趕回來,帶來了周檎考取燕京大學的喜訊。第二天,滿子聽到父親在和奶奶商量,要將他帶回城里上學。他一急,撒腿跑往河灘,躲在水柳叢里。從柳枝空隙間,他看到那個叫周文彬的人和一個身穿警察制服的年輕巡長在商量幫助周檎建立秘密抗日武裝。望日蓮到河灘上找到了他,對他說檎叔不進京上學、爸爸也不帶他進城了。檎叔要在村里辦個小學堂,讓他跟檎叔讀書……。
作品鑒賞 劉紹棠是新時期鄉(xiāng)土文學的積極倡導者。他倡導的鄉(xiāng)土文學及其創(chuàng)作的鄉(xiāng)土小說,與中國20年代的鄉(xiāng)土文學既有精神上的聯(lián)系,又有顯而易見的差異。《蒲柳人家》比較典型地體現(xiàn)了他的鄉(xiāng)土小說多方面的特點。和20年代臺靜農(nóng)、許杰創(chuàng)作的鄉(xiāng)土小說一樣,《蒲柳人家》對特定地域鄉(xiāng)村社會的風土人情作了精心描摹。它寫的是30年代京郊大運河邊的鄉(xiāng)村生活:何家那個楊、柳、榆、槐圍繞著,籬笆上爬滿豆角秧、房頂上長滿大南瓜的小院;開著五顏六色花朵,長滿蘆葦、柳棵子的運河灘;七夕之夜的乞巧;周檎、望日蓮、鄭整兒、荷妞童年時代的“拜花堂”游戲;柳罐斗為了養(yǎng)活姐姐和外甥終身不娶;何大學問夫婦不怕刁難、不惜財產(chǎn)慷慨救助孤女望日蓮;……這種描寫生動展示了北方農(nóng)村的人文地理風貌和古樸善良的民性。但是,和20年代的許多鄉(xiāng)土小說較多隱含著“鄉(xiāng)愁”不同,《蒲柳人家》具有鮮明的牧歌情調(diào)和喜劇色彩。這固然是由于作家對鄉(xiāng)村生活作了富于詩情畫意的描繪,較多表現(xiàn)鄉(xiāng)村社會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但更主要的是由于作家把傳奇小說的因素帶入鄉(xiāng)土小說,并自覺表現(xiàn)時代精神給鄉(xiāng)村生活的巨大影響。小說敘述的故事,以及柳罐斗、一丈青、吉老稱等人物,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傳奇性。柳罐斗被何大學問稱作活趙云、賽平貴,他與董太師女兒的戀情,他的逃走與練就百發(fā)百中的槍法后的還鄉(xiāng),他對蔣團長的忠誠,他與鼓書藝人云遮月的浪漫故事,他在7月15鬼節(jié)設美人計誘殺麻雷子,等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間傳奇。在對一丈青、吉老稱等人物的描寫中,作家則對其性格進行了具有喜劇色彩的夸張。一丈青大高個兒,大腳板,青銅膚色,嗓門亮堂,罵起人來不倒嗓子,打起架來三五個小伙子也不是對手。這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起《水滸傳》中的女英雄,實際上“一丈青”本來就是《水滸傳》中扈家莊武藝高強的扈三娘的綽號。吉老稱脾氣暴躁,豪俠仗義。他請窮孩子牽牛兒吃酒肉,牽牛兒不好意思真吃,他破口大罵,抬手要打。牽牛兒真的吃起來,他便快活地大笑,笑得大肚子直抖動。這個人物也使人想起古典小說中的某類英雄。《蒲柳人家》作為鄉(xiāng)土小說而有傳奇色彩,與劉紹棠少年時代接受武俠小說的影響有直接關系。作品對時代精神的注重集中體現(xiàn)在對周檎父子的描寫上。20年代周方舟領導農(nóng)民搞暴動,9年后其子周檎又投身抗日。這類描寫揭示了鄉(xiāng)村社會的覺醒,使作品具有了昂揚的時代精神。《蒲柳人家》的結構也非常巧妙。故事從何滿子被爺爺拴在葡萄架下那個中午開始。何大學問、柳罐斗、望日蓮等許多人生動有趣的往事被用穿插的方式回述出來。這樣一來小說實際在敘述著兩個故事:正在進行的周檎的抗日活動,何大學問、柳罐斗的設計除奸;過去發(fā)生的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故事和幾個年輕主人公的童年生活。這二者交織起來,不僅擴大了小說的容量,而且把富有地方特色的風土人情與正在進行的斗爭統(tǒng)一起來,互相映襯,既照顧到鄉(xiāng)土性,又照顧到時代性。在小說的整個結構中,何滿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常常作為一個“結”,把各方面的沖突統(tǒng)一起來。既使人物在沖突中表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又推動故事向前發(fā)展。如通過對滿子的不同態(tài)度寫何家的過去及一丈青、何大學問的不同品性;通過滿子與望日蓮的對話寫望日蓮對周檎的愛。至于七夕之夜?jié)M子聽到周檎與望日蓮的對話,7天之后偷聽麻雷子與杜四的秘談,對于推動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就更顯而易見。更重要的是,滿子的外貌,滿子的游戲,滿子天真幼稚、可愛可笑的語言和行動,都是農(nóng)村兒童特有的。這方面的描寫給小說提供了古樸純真的情調(diào)和天真浪漫的童年氣息。而這正與劉紹棠自覺追求的鄉(xiāng)土小說的田園牧歌情調(diào)具有深刻的精神聯(lián)系。此外,《蒲柳人家》也體現(xiàn)了劉紹棠小說特有的語言風格。比如:“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何滿子最喜歡到河灘上玩耍。光著屁股浸入河汊,撈蝦米,掏螃蟹,摸小魚兒;鉆進葦塘里,搜尋紅脖水雞兒,驅(qū)趕紅蜻蜓滿天飛舞,更是有趣”。通俗流暢而又生動傳神。
上一篇:《劉知俠·鐵道游擊隊》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劉震云·單位》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