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張潔·沉重的翅膀》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見 “愛,是不能忘記的”條)
內容概要 1979年的歲末,從事記者工作20多年的葉知秋要趕寫關于重工業部的一篇報道,她找到在該部門工作的老同學賀家彬,要去采訪副部長鄭子云。葉知秋向鄭子云了解目前國家工業發展、改革面臨的重重困難并怎樣在困難中前進,他們第一次見面就談得非常投機,談社會、經濟、體制改革,也談哲學、政治……這使鄭子云開始反省他與妻子夏竹筠之間的關系,雖然夏竹筠是一個與他差不多黨齡的老黨員,但她的頭腦卻任什么也不能撼醒地變麻木了,她衣著入時,注意修飾,外表顯得年輕華麗,可偏偏就是不注意精神修養,正當葉知秋要告辭時夏竹筠回來了,夏竹筠顯示出傲慢、尖刻、淺薄和庸俗,葉知秋對鄭子云深表同情。某公社給重工業部長田守誠寫信反映他們買了一臺部直屬工廠生產的質量極差的拖拉機,完全不能使用。其實這是一個成年拖著的老問題,以前田守誠總是推三阻四地不想解決,這次出于“順應”經濟界要求體制改革之風,下令部里去該公社背回不合格的拖拉機,副部長汪方亮也是一個支持改革的干部,他執意要親自處理此事,他在公社大會上嚴厲批評了制造拖拉機廠家的質量,并號召社員退貨,買質量過關的廠家產品。汪方亮被看作是鄭子云派的人,然而他們雖關系密切,卻只是在改革這點上觀點一致罷了。兩年前出任曙光汽車廠廠長的陳詠明是鄭子云推薦的。當時的曙光汽車廠生產連年虧損,部里要求設備完好率是85%,而該廠只有35%,職工中有一千多人沒房子住,還有上百個人的問題沒落實政策,廠內醫務室、幼兒園……的工作都是一團糟。陳詠明上任后大刀闊斧地清理廠內各種問題,使一部分人對他恨之入骨,而另一部分人擁護得要命,持中不溜態度的很少。陳詠明上任后不久取消了政治部和大慶辦,并調整了各職能處科室的領導班子。他撤了不按政策辦事、消極抵御廠長意見的保衛處長的職務,扣發了因鬧“思想病”而不上班的支部書記李瑞林的兩月工資。接著,陳詠明又與消極抵抗自己的基建處長董大山打了幾個“回合”。董大山的后臺是主管汽車廠的局長、原汽車廠廠長宋克和部長田守誠。為了多快好省地解決職工的住房,陳詠明從各車間抽掉工人組成建房隊,幾個月后就使幾十戶人家搬進了新居。宋克聞知陳詠明在汽車廠工作很有成效,組織部門有意將他作為重工業部副部長候選人,唯恐陳詠明擠了自己的升官之途,便按捺不住給鄭子云寫信,說陳詠明“通過非法手段”搞基建材料大興土木,并發生嚴重傷亡事件等等。一個星期天,鄭子云來到汽車廠,他到了食堂、托兒所、新蓋的宿舍樓、車間,并向陳詠明詳細了解了廠里新建的規章制度,鄭子云為一種嶄新和井井有序的環境所吸引。從廠里回來的當晚鄭子云就給宋克復信,態度鮮明地表揚和支持陳詠明。部長田守誠是一個“風派”人物,早在“四人幫”時期他就貫會見風使舵,現在他仍是按自己的嗅覺見機行事,他與鄭子云相比,一個好比是打守球的,軟磨硬泡;一個好比是打攻球的,一個勁兒地猛抽。田守誠并不把鄭子云當做太了不起的對手,他認為犯不著跟鄭費那么大的勁,鄭子云的對手是這個社會里殘存的、卻萬萬不可等閑視之的舊意識。田守誠在辦公室里讀到了賀家彬的一封來信,批評經中央領導同意過的、到2000年建成多少鋼鐵基地、煤炭基地、10來個大慶的規劃。田守誠不動聲色地將此轉給鄭子云閱處。他認為鄭子云現在正熱衷于抓體制改革、企業管理,實質上是在與“學大慶”唱對臺戲。當鄭子云還被作為“走資派”審查時,賀家彬曾與他在一個班里勞動過,他們是很親密的朋友。人人各就各位之后,他們也就疏遠了,現在當鄭子云讀到賀家彬的“人民來信”時被震撼了,賀家彬說出了他也曾深思熟慮而卻埋在內心的話。鄭子云鄭重將此信鎖進了自己的抽屜。鄭子云頂著部內外的壓力在部里主持召開了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強調幾十年來被忽視了的“人”的意識及其在工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鄭子云根據多年在經濟部門工作的成敗實踐,提出了他認為在企業管理方面切實可行的辦法,將其中一部分關于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適應新時期的要求行諸于筆墨,不料在即將見報時編輯部要他大量刪改,鄭子云經過種種利弊權衡后不得不刪改。葉知秋自從與鄭子云有一面之交后,經常打電話或寫短箋給他,無非是對社會上一些問題的看法,或對他們曾經交談、辯論過的事做進一步說明和補充,這卻引來了部內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的監視。葉知秋和賀家彬合寫的介紹陳詠明的報告文學問世了,這震動了整個重工業部。宋克等人制造種種對陳詠明、鄭子云、賀家彬等人不利的輿論和形勢,部黨組會議還專門為此討論,結果鄭子云轉被動為主動,熱烈贊揚了陳詠明那樣的廠長。田守誠見誣蔑誹謗不成,又以讓陳詠明當選副部長而拉攏他,遭到陳詠明義正辭嚴的拒絕。在選舉十二大代表時,田守誠糾集其“心腹”做了種種手腳,然而卻也未能達到目的,鄭子云終因獲多數選票可望當選,鄭子云下定決心要在有生之年說真話。與葉知秋一同生活的是父母在“文革”中雙雙死于非命的莫征。莫征在父母死后曾一度成了靠偷竊為生的小賊。葉知秋曾是莫征父母的學生,她將莫征領回自己的家。生活將他們連在了一起,他們建立了既似母子又似朋友的家庭關系。鄭子云的女兒鄭圓圓通過葉知秋結識和愛上了莫征,莫征一改以往玩世不恭的處世態度,重新撿起自小學的法文,他們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熱烈的憧憬。這卻震撼了鄭子云,激怒了夏竹筠,夏竹筠出面大加干涉,圓圓憤而出走。鄭子云追尋著女兒來到葉知秋家,心臟病突然發作被送往醫院。這時已是1980年的歲末。
作品鑒賞 這是新時期正面反映中國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張潔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它為描寫改革的文學創作開了風氣。小說以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歷史轉移為背景,描寫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兩種思想兩種力量的斗爭,歌頌了熱心于改革事業的人物,揭露了保守主義者、官僚主義者種種丑惡嘴臉。小說主角鄭子云和陳詠明試圖借鑒國外科學的企業管理方法,卻受到田守誠、孔祥等人的反對和阻難,鄭子云、陳詠明承受著各種壓力和排擠。鄭子云是一個精通業務、思想解放的領導干部,他有膽識,有魄力,強調政治思想工作的科學化,雄心勃勃地解決著各種矛盾。陳詠明雖缺乏鄭子云那種老練成熟的作風,但卻富有朝氣,富有情感,是一種新型的實業家。還有汽車廠的青年群像,是一支積極支持改革的新生力量。小說除了塑造這些具有鮮明個性的“脊梁式”的人物,還活現了像田守誠、宋克、孔祥那樣的“蛀蟲式”形象。作品沒有把這些反對改革的人物臉譜化、漫畫化,而是寫出了各自的所作所為和鮮明個性。小說還成功地塑造了持中庸思想的汪方亮,雖然他對工作充滿著責任感,對事業也忠心耿耿,他支持改革政策的實施,卻懷有保留態度,因為他看到各種的阻力和困難,并且希望在各派力量的較量和角逐中,以超然地位出現。小說展開了廣闊的生活畫面,上到中央一個部里高級干部之間的矛盾斗爭,下至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夫妻之間的矛盾和糾葛,廣泛涉及到家庭婚姻、倫理道德以及哲學、經濟學、文學藝術諸方面。作者面對洶涌澎湃的改革潮流,直接表現當代生活中的重大題材,致力于把廣闊的復雜的變化多端的社會生活濃縮到多姿多彩的筆端之下,表現出高度的可貴的社會責任感。作者著眼的并不是具體如何搞工業建設,所表現的也不是工業建設中的一般斗爭,作品所提出的是工業建設中的人的作用和價值問題,是如何把行為科學應用到企業管理中去的問題。通過鄭子云的形象,作品表達了這樣的主張:把國外企業管理的最新成果中對我們有益的部分吸收過來,在我國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政治思想工作體系,它的核心就是要把工人當做國家的主人,真正尊重他們的價值與作用。作者把筆觸伸入中國工業部門禁閉的地區,指出其癥結所在:思想僵化、因循守舊、官僚主義擋道,積弊甚深,積重難返,深刻地揭示了騰飛中的理想翅膀遇到多么沉重的壓力,同時又生動地描繪了振興中華的堅實起步和光輝前景。這部小說閃爍著張潔特有的理想主義光芒,并因附于戰斗在現實生活第一線的人物身上,顯得更加堅實有力,更富啟迪意義。小說中張潔式的景物描寫并未因為進入相對狹窄的工廠而趨于單調,反因穿插于紛繁萬狀的社會生活畫卷之中,從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生動感人。在這部小說中張潔對社會生活的敏銳感受得到更廣闊的用武之地,從大處落筆,盡情發揮,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思想寓意。同時,又與鞭辟入里的論證和批判配合在一起,使之更具鋒芒,更有說服力。張潔保持了她那細膩、委婉、深沉和那淡淡的抑郁的風格。《沉重的翅膀》全文26萬字,共寫了60多個人物,具有較大氣魄的結構,既展現了現實生活內部的真實面貌,又提出了不少具有哲理性的問題。作者希望通過真實的揭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使現代化的翅膀丟開沉重的包袱而輕盈起飛,這也是張潔創作一貫流露出來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集中的體現。因這是張潔的第一部長篇,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例如: 小說中大段議論顯得沉悶,結構比較松散。
上一篇:《張映泉·桃花灣的娘兒們》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