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孫犁·孫犁散文選》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見“風云初記”條)
內容概要
鄉里舊聞·木匠的女兒(節選)
女兒是頭大的,名叫小杏。當她還不到十歲,就幫著父親做事了,十四五歲的時候,已經出息得像個大人。長得很俊俏,眉眼特別秀麗,有時在梢門口大街上一站,身邊不管有多少和她年歲相仿的女孩兒們,她的身條容色,都是特別引人注目的。貧苦無依的生活,在舊社會,只能給女孩子帶來不幸。越長得好,其不幸的可能就越多。她們那幼小的心靈,先是向命運之神應戰,但多數終歸屈服于它。在絕望之余,她從一面小破鏡中,看到了自己的容色,她現在能夠仰仗的只有自己的青春。她希望能找到一門好些的婆家,但等她十七歲結了婚,不只丈夫不能叫她滿意,那位刁鉆古怪的婆婆,也實在不能令人忍受。她上過一次吊,被人救了下來,就長年住在父親家里。雖然這是一個不到一百戶的小村莊,但它也是一個社會。它有貧窮富貴,有尊榮恥辱,有士農工商,有興亡成敗。進善常去給富裕人家做活,因此結識了那些人家的游手好閑的子弟。其中有一家在村北頭開油坊的少掌柜,他常到進善家來,有時在夜晚帶一瓶子酒和一只燒雞,兩個人喝著酒,他撕一些雞肉叫小杏吃。不久,就和小杏好起來。趕集上廟,兩個人約好在背靜地方相會,少掌柜給她買個燒餅裹肉,或是買兩雙襪子送給她。雖說是少女的純潔,雖說是廉價的愛情,這里面也有傾心相與,也有引誘抗拒,也有風花雪月,也有海誓山盟。女人一旦得到依靠男人的體驗,膽子就越來越大,羞恥就越來越少。就越想去依靠那錢多的,勢力大的,這叫做一步步往上依靠,靈魂一步步往下墮落。她家對門有一位在縣里當教育局長的,她和他靠上了,局長回家,就住在她家里。1937年,這一帶的國民黨政府逃往南方,局長也跟著走了。成立了抗日縣政府,組織了抗日游擊隊??谷湛h長常到這村里來,有時就在進善家吃飯住宿。日子長了,和這一家人都熟識了,小杏又和這位縣長靠上,她的弟弟給縣長當了通訊員,背上了盒子槍。小杏在二十幾歲上,經歷了這些生活感情上的走馬燈似的動亂、打擊,得了她母親那樣致命的疾病,不久就死了。她是這個小小村莊的一代風流人物。在烽煙炮火的激蕩中,她幾乎還沒有來得及覺醒,她的花容月貌,就悄然消失,不會有人再想到她。
《從維熙小說選》序 (節選)
如果我的記憶力還可靠,就是一九六四年的秋天,我收到一封沒有發信地址的長信,是從維熙同志寫給我的。
那時我正在家里養病,看過信后,我心里很亂。夜晚,我對也已經患了重病的老伴說:“你還記得從維熙這個名字嗎?”“記得,不是一個青年作家嗎?”老伴回答。我把信念了一遍,說:“他人很老實,我看還有點靦腆?,F在竟落到了這步田地!”“你們這一行,怎么這樣不成全人?”老伴嘆息地說,“和你年紀相當的,東一個西一個倒了,從維熙不是一個小孩子嗎?”老伴是一個文盲,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過是因為與我朝夕相處,耳聞目染的結果。二年之后,她就更為迷惑:她的童年結發、飽經憂患、手無縛雞之力、終年閉門思過、與世從來無爭的丈夫,也終于逃不過文人的浩劫。作家的生活,受到殘酷的干預。我也沒法向老伴解釋。如果我對她說,這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特殊國情,她能夠理解嗎?她不能理解。不久,她帶著一連串問號,安息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沒有安息,這一點頗使遠近了解我性格的人們,出乎意外。既然沒有安息,就又要有人事往來,就又要有喜怒哀樂,就不得不回憶過去,展望前景。前幾年,又接到了維熙的信,說他已經從那個環境里調出來,現在山西臨汾搞創作。我復信說:“過去十余年,有失也有得。如果能單純從文學事業來說,所得是很大的?!被匦?,我勸他不要搞電影,集中精力寫小說。我有時還想到一些往事。我想,1957年春天,他們幾位,怎么沒有能進到我的病房呢?如果我能見到他們那一束花,我不是會很高興嗎?一生寂寞,我從來也沒有得到過別人送給我的一束花。現在可以得到了。這就是經過他們的努力,不斷出現在我面前的,視野廣闊,富有活力,獨具風格,如花似錦的作品。
作品鑒賞 孫犁被奉為荷花淀派的領袖人物。孫犁的散文創作,一貫強調要以“真實為主,處處有根據,不要使后代看了,失之千里”。以“真實”為憑,要“取信于后代”,這是他散文創作的一條重要準繩。正是從這里出發,他的作品幾乎記錄的都是他親身經歷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他往往是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寫起,從中抒發自己的感懷,發掘生活的真諦。他說:“它是從我的心泉里流出來,希望能通向一些讀者的心田里去?!薄多l里舊聞》所寫就都是真實的人和事?!赌窘车呐畠骸肥瞧渲幸粋€很有意思、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這篇散文對于人性、對于社會的觀察與結論,顯然是十分深刻的,然而這些深刻的思想都建立在對真實人事洞察的基礎上。真實性與作者的洞察力,此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木匠的女兒是一個典型的人物,她的經歷是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但如果缺乏洞察力,她的身世所蘊藏的啟示性就會發掘不出來。反過來說,如果作家頭腦里只有一些概念與訓條,他就可能看不見木匠的女兒那樣的人,或者看不到一個真實的她,或者寫不出一個真實的她。同樣,在給從維熙小說選所寫的序言中,孫犁通過與老伴的對話,婉轉地然而真實地觸及了一些敏感的社會問題。對于那些過去年代文藝界的情況,句句講真實,句句講真話,真正是取信于后代的真文字。作家要講真話,孫犁講了真話,但孫犁并非匹夫之勇,他的話是講得含蓄而得體的:“如果我對她說,這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特殊國情,她能夠理解嗎?她不能理解?!敝劣趯O犁對從維熙等創作的評價,也是實事求是而準確的,說得很有分寸,經得住歷史的檢驗。孫犁的散文創作呈現出無拘無束、流暢自然的風格。他自述說他在“寫作之前,常常只有一個朦朧的念頭”,“事先是沒有什么計劃和安排的”。他常常是信筆寫來,一憑情感、思緒的涌流,自然無成,并沒有精致的“造境”之嫌,更沒有一成不變的結構模式,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只是流動的生活片斷,是實實在在的人物的遭際、命運。孫犁散文的重要特點,就是這里所說一任情感思緒的涌流。他的作品富于感情,這感情并不浮在文字的表面,而是沉沉地在底層涌動,深深觸動讀者心靈?!赌窘车呐畠骸防飳τ谥魅斯耐锵?、同情,和對于她的批評,同樣都表現出作者的感情?!稄木S熙小說選》序里,作家與老伴的對話之所以很有分量,原因就在于他對于那些無端受到批判的同行懷有深切的同情,懷有真實的感情。孫犁的散文很講究藝術結構?!赌窘车呐畠骸肥且罆r間順序敘述的,但不是平鋪直敘,行文很有魅力,這除了女主人公的命運吸引著讀者之外,作家所采取的夾敘夾議的方式,使得這篇散文不僅引人入勝,而且引領讀者走上更高的思想境界。這樣的夾敘夾議方式,讓人覺得作家是站在很高的地方來進行敘述,作家有很深社會經驗和社會體驗,所以,他不僅寫出了人物的故事,而且還寫出了人物的命運,尤其是剖析了命運后面的主觀客觀原因。實際上,作家是把敘述、描寫、抒情和議論,十分和諧地融匯在一起,形成一種特殊的敘述風格。《從維熙小說選》的序就更有特色了,可以說從來的序言都還不曾這樣寫過。序言真正說到小說本身,只有幾句話,而且這幾句話還不只是對從維熙說的,而是對他們一批作家說的。但是,這篇序言卻用回憶的方式,追溯了文壇的今昔,等于勾畫了一段文學歷史,然后,在這個背景上,寫下了對于從維熙的評價。在這個意義上,這篇序言才是真正的藝術散文。
上一篇:《孔捷生·大林莽》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孟瑤·心園》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