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人物謀略形象特點
●料遠若近,經(jīng)天緯地/視昧而察,守其必攻/以夷制夷,分化瓦解/批亢搗虛,出奇制勝/通權達變,臨機決斷/疏于防患,禍起不測
鄧艾,曹魏名將,富有軍事韜略,在滅蜀戰(zhàn)爭中,立有奇功。其韜略以雄奇為長,察識為先。
鄧艾矯健剛強,善于開拓,然而不明于自身防患,被人利用,遭人暗算。鄧艾能遠知別人危難而不能近察自身災禍,當然,這一方面是鄧艾在韜略修為上缺少陰柔謙退色彩,但另一面也反映了當時曹魏政權斗爭的復雜性、尖銳性,反映了司馬氏的險惡用心。
鄧艾,字士載,義陽郡棘陽 (今河南南陽市南)人。從小失去了父親,魏太祖曹操攻破荊州后,他遷到汝南郡,替農(nóng)民養(yǎng)牛。
鄧艾在十二歲那年隨母親到了潁川郡,讀到已故太丘縣長陳寔的碑文,說:“文辭是世人的典范,品行是士大夫的準則。”鄧艾就自己改名范,名士則。后來因為宗族中有和他同名字的人,所以又改了回來。
鄧艾曾做都尉下屬的學士,因為口吃,不能做主管文書的辦事人員,擔任了稻田守的叢草吏。一個與他同郡的官吏的父親憐憫他家中貧窮,資助他很多,鄧艾當時沒有在口頭上表示感謝。
每當鄧艾看到高山大澤,總是規(guī)劃測度,指點計劃駐扎軍營的處所,為此,當時的人大多譏笑他。
鄧艾后來作了典農(nóng)都尉的屬官,年終往朝廷呈送計簿的吏員,因為奉使命見到了太尉司馬懿。司馬懿認為他是個不尋常的人才,征召他作府中屬官,后又升為尚書郎。從此,鄧艾走上仕途,有機會施展才能。
上一篇:三國《辛毗》人物謀略形象特點
下一篇:三國《鄧芝》人物謀略形象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