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純,是明人孟稱舜《嬌紅記》傳奇中的男主人公。
為了追求美好的愛情,申純不怕曲折和磨難,執著堅韌,甚至把戀愛婚姻放在科舉功名之上,毅然放棄科舉及第后的錦繡前程,被嬌娘引為可以“死共穴、生同合”的“同心子”,與嬌娘一起走向殉情的道路。
隨父親流寓成都的申純,天賦多才, “八歲通六經,十歲能屬文。鞍馬弓箭,亦頗諳習”。但他年到二十,仍婚宦無成。奉父母之命,到母舅——通眉州判王文瑞家拜訪,便拉開了這個愛情悲劇的帷幕。
初到王家,申純見嬌娘“美花容云霞滿裳”,“翠臉生春玉有香”, 便“魂飛魄揚”、“心迷意狂”,掩飾不住對嬌娘的傾慕之情。自堂上一見嬌娘后,申生便染相思病,“他嬌模樣還不離我眼眶,待相忘,知怎忘;要相從。轉渺茫”。怎得與嬌娘相見,把衷腸訴于她知道呢?于是他題詩二首,試探春情,并題詩窗上: “玉簫吹徹霓裳調,誰識鸞聲與鳳聲”,以此暗示自己知音不遇。當他讀到嬌娘的和詩,知其芳心,便開始了大膽的追求。他向嬌娘丐一半燈燼,并以言相探,不意言到深情處,小姐又轉而拒他。這使申純苦惱萬分,“相思一夜九回腸”,被相思害得“擔愁病,寬翠裘”。但申純并沒有因為小姐的相拒而心灰,他又以棄擲梨花相試,并與嬌娘擁爐相向,大膽地剖析寸心: “我自遇姐姐后,魂飛魄揚,不能著體。夜更苦長,終夕不寐,求一訴衷情而不可得。”把自己的心事和盤托出。當他知小姐也為自己“寢夢不安,飲食俱廢”,并許以婚姻,道得“若事不濟,妾當以死相謝”時,也發誓“小生若有負心,皇天共鑒”,以示對嬌娘的忠貞不渝。為表真情,申純也曾剪發書盟。但不久番兵入侵、家書催歸,申純匆匆地告別了嬌娘。
申純歸家兩月,心中思念小姐,欲往見之,卻又未得爹娘之命,為此郁郁成病。為見嬌娘,他托言求醫, “這病連我自家也不知從何而起,可恨成都偌大地方,沒個醫人曉得的。倒不如眉州那邊有幾個良醫,慣治無名之癥,請來診視才好。”就這樣,他又重新來到了眉州。為情所至,申純和嬌娘不顧封建禮法的約束,大膽地于荼蘼架西小院中幽會私合。正是這種蔑視禮法的行為,熱烈地肯定了情而否定了理。歡之際,申生又被家人催促回家了。
申家遣媒到舅家為申純求婚,卻遭到了母舅以中表兄弟不許成婚為由的堅執相拒。 “新求間阻,無計成婚”,但申純并沒有氣餒,仍孜孜以求,發誓“拼今世呵,定要和你生同衾,死同墓”。
申純因說親不遂以致成病,為此,他又心生一計,喚師婆禳解,只云中鬼,到數百里外躲避方保平安。正是這種百折不撓的堅韌性,使申生又一次走出困境,重會嬌娘,尋找舊約。因申純不小心。為丁憐憐偶遺繡鞋,飛紅得之,又偶然于花叢中拾得飛紅之辭,使小姐生疑見怪,愛情又一次受到考驗。為了表達自己對嬌娘的真誠,他于神靈前賭下大誓: “念我兩人,形分義合,生不同辰,死愿同夕。在天為比翼之鳥,在地作連理之枝。暮暮朝朝不暫離,生生世世無相棄……”,使得嬌娘心頭冰釋,自此以后, “兩下情好倍甚”。一次,嬌娘在花園巧遇申生, 兩人共同尋芳。申生因情所至,不能自己,要“趁著那草鋪繡葉成茵,百花影里交鴛頸”,并對嬌娘說: “我和你既盟為夫婦,今后休得再以兄妹相稱。趁此無人之處,先廝喚一聲:嬌娘我的妻。”又使嬌娘喚自己一聲“申郎夫”。這樣一對恩愛夫妻,怎不讓人羨慕,又怎不讓人涕下呢。畢竟他們這是在花前偷歡,雖心中相愛,卻姻緣難成。不料花園的私會被飛紅告密,申生出于無奈,又告別回家,美姻緣重被隔斷。為了能重諧姻緣,嬌娘叮嚀: “郎此去轉眼是秋榜之期,只愿一舉高登,重遣求婚。或俺爹爹見許,也未可知。”申生說: “我不怕功名兩字無,只怕姻緣一世虛。”表示了對功名的否定,以愛情為重,功名為輕。他后來應試,也只是把科舉作為獲得愛情的手段。登科及第后,申生前去拜謝舅妗,又來到了嬌娘身邊。因申生在王家“經理庶務,才干有余。又且少年登第,前程萬里”,使得王文瑞重許申生婚姻之約。不料“潑天風浪兇”,因帥子求親,王文瑞迫于權勢,又生變卦。轉眼間,兩個有情人春情都付與一江春水,東流而去了。
嬌娘因婚事不遂,致抱恨成病,生命危急。申純買舟私奔,約小姐舟中會面。嬌娘雖抱病,卻把關心申純看得比關心自己還重, “郎青云萬里,厚擇佳配,共享榮貴,妾不敢忘。但郎氣質孱弱,自來多病,身軀薄劣,怎當得千萬折?怕誤了你他年錦帳春風夜。”申郎卻說: “我如今富貴二字早置之度外,潑功名,視做春秋雪。”“姐姐果為小生而死,小生斷也不忍獨生了。”當申純得知嬌娘芳殞的消息,便要懸梁自縊。兄長以“你名高翰院,蘭堂早住。少甚么紅粉樓頭卿相女,容華似玉,雙雙同詠關雎。又何須故把青春輕送與”等言語相勸,他只是不聽。申純見小姐已逝,心早已隨她而去,再也不留戀人間了,后絕食二日,以身殉情。
申純形象塑造的成功,不僅表現在他對自由婚姻的主動、大膽的追求,堅毅不拔,百折不撓,更主要的是把戀愛婚姻放在科舉功名之上,使得他在功名得中之后,毅然拋棄光輝的前程,和嬌娘雙雙殉情。申純為情而死,正是這種輕功名、重愛情的性格的必然發展。申純的言行,不僅與空虛、卑下、只知眠花宿柳滿足情欲的帥公子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且也比以前的一些愛情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大前進了一步。如《西廂記》、《牡丹亭》,他們的主人公雖也在婚姻上背叛禮教,爭取自主,而對功名則大都熱衷,很少采取否定的態度,而申純在這點上,認識卻能高于他們,這體現了封建社會末期青年知識分子對現實認識的不斷深化和覺醒,在那個以科舉取士,獲取榮華富貴的社會里,申純能不以功名為念,義無返顧地走向殉情的道路,實是難能可貴的。 《紅樓夢》的男主人公寶玉否定仕途經濟,毅然背棄讀書做官、榮宗耀祖的人生道路,中舉之后堅定地出走,使封建大家族的希望最終成為泡影。申純與寶玉,可謂是一類人物。在申純身上,我們可以隱約窺見賈寶玉的雛形。
在申純的身上,也有不容諱言的弱點和消極思想。舅家拒婚后,申純托言中祟,重到王家,此時,他不是全心全意地與嬌娘一起努力挽回局面,反而為丁憐憐盜鞋,與飛紅調笑,以致風波迭起,使嬌娘心生間隙。在愛情遭受挫折扼殺時,表現得軟弱,不僅不能為一婦人謀,和嬌娘一起反抗,反而自艾自怨,認為這是自己“前生命慳,今生命兇”,把它看作是命運的捉弄。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一人物形象的思想局限性。
上一篇:《申公豹》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祁瑞宣》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