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抱甕是什么意思
【典源】 《莊子·天地》:“子貢南游于楚,反于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ku)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 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卬(仰)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 后重前輕, 挈水若抽, 數如卬(yi) 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 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慚,俯而不對。”
【今譯】 子貢去南方楚國游歷,又返回晉國,路過漢陰,見到一位老丈正在灌菜園,鑿地道入井,抱著甕去灌水,費勁很大而澆灌得很慢。子貢說:“有一種機械,一天可以澆一百畦,用力很少而效率很高,老丈不愿意用嗎?”老丈抬頭看看他問:“是什么樣的?”子貢說:“用木頭做成機械,后重前輕,提水如同抽引,快速如同開水往上冒,它名叫桔槔。”老丈不高興地勉強笑了笑:“我聽我老師講,用機械的人就會有機巧之事,有機巧之事者就會有巧詐的心思。存了巧詐之心,就不能保持內心純潔; 保持不了純潔,就心神不定; 心神不定的人,就再不能擁有正道。我不是不知道它,而是恥于用它。”子貢聽了很慚愧,無話對答。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保持純潔本心,不追求機變巧詐; 或以“漢陰機”等指巧詐的用心。
【典形】 抱甕、穿殊漢陰、純白無機械、嗤桔槔、灌陰叟、漢機、漢機忘、漢陰抱甕、漢陰機、漢陰誚、漢陰甕、漢陰之高、漢渚絕機、機心、絕機叟、忘機事、無機抱甕、無機如漢陰、無械、息機、桔槔賢抱甕、忘機同漢陰、息丈人機、抱甕天機、機事機心、機心抱甕、灌園人、抱甕罌、漢陰灌、絕機心。
【示例】
〔抱甕〕 宋·周孚《次韻寄日新》:“毀車殺馬吾何敢,抱甕相從老漢陰。”
〔穿殊漢陰〕 唐·李商隱《道士胡君新井碣銘》:“拜異疏勒,穿殊漢陰。”
〔純白無機械〕 宋·范成大《再次韻述懷》:“甕畦純白無機械,蒲局梟盧任博投。”
〔嗤桔槔〕 唐·柳宗元《游南亭夜還敘志》:“長沙哀糾纏,漢陰嗤桔槔。”
〔灌陰叟〕 清·徐倬《詠水碓》:“搰搰抱甕勞,拙哉灌陰叟。”
〔漢機〕 唐 · 駱賓王 《上廉察使啟》:“冀塵跡丘中,絕漢機于俗網。”
〔漢機忘〕 唐·盧照鄰《山林休日田家》:“耕田虞訟寢,鑿井漢機忘。”
〔漢陰抱甕〕 清·王攄 《吳將軍歌》:“漢陰抱甕不少殊,謂將終此歌黃虞。”
〔漢陰機〕 清·趙虹《戊午七月自大梁東歸》:“園吏好尋濠上樂,丈人已息漢陰機。”
〔漢陰誚〕 唐·奚賈《嚴陵灘下寄常建》:“已息漢陰誚,且同濠上觀。”
〔漢陰甕〕 明·袁宏道《寄黃平倩庶子》:“龍不隱鱗真可恥,漢陰甕里省機關。”
〔漢渚絕機〕 唐·駱賓王《對策文三道》:“漢渚絕機,抒以灌園之巧。”
〔機心〕 唐·柳宗元《秋曉行南谷驚荒村》:“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絕機叟〕 唐·崔湜《奉和韋嗣立山莊》:“還嗟絕機叟,白首漢川陰。”
〔忘機事〕 唐·柳宗元《柳州寄丈人周韶州》:“丈人本自忘機事,為想年來憔悴容。”
〔無機抱甕〕 北周·庾信《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一:“無機抱甕汲,有道帶經鋤。”
〔無機如漢陰〕 宋·黃庭堅《次韻答張沙河》:“張疾堂堂身八尺,老大無機如漢陰。”
〔無械〕 宋·范成大《題漫齋壁》:“漢陰無械可容機,歲晚功名一衲衣。”
〔息機〕 清·陳學洙《哭外舅劉西翰先生》:“立錐無地能安道,抱甕無心但息機。”
上一篇:漢皋解佩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江淹夢筆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