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敘事觀點、敘述角、觀察點,是文章構思的重要環節。它是作者確定的敘事角度,并決定著作者以什么身份充當事件的敘述者。
視點的選擇和運用關系到作品的全局。有了恰當的視點,作者才能站在一定的角度,運用一定的語調敘述故事、描寫場景、刻畫人物、表露思想。視點既是統一作品形象的樞紐,又是顯示作家創作個性的手段。敘事性文章的視點有很多種,最基本的是“作者參與”型視點、“作者觀察”型視點、“作者全知”型視點。此外,視點還可以有鳥瞰、仰視、平視等。
作者參與型視點又稱主觀的或單純的視點,是敘述者的敘述角度亦即作者的敘述角度。多從作品中某一角色的角度,并多用第一人稱來敘述故事,即從“我”的角度看出、聽出和說出的,既是“我”的感受,又受到“我”的牽制。由于這一視點是從親身閱歷者的眼光去觀察,并用親身閱歷者的口吻敘述,因而使作品帶上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大大增強了真實性、親切感和說服力。如魯迅的《狂人日記》即屬此種。作者觀察型視點又稱純客觀的視點或戲劇式的視點。其特點是作者置身局外,采取客觀態度,從旁觀者的角度來報道故事的發生、發展經過。它是一種戲劇式的敘事,作者讓作品中的人物在相當的情狀中通過行動、語言、面部表情作自動表演,作者猶如始終坐在劇場中的忠實的記錄員。作品一般只限于描寫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以及環境、景物等外在的事實,對所描寫的一切不作主觀的解釋和評議,也不直接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作者的任務就是把人物的活動、事件的進展情況客觀地呈現于讀者面前,讓讀者去思考、去作結論。用這一視點寫的作品,視覺形象真切,現場感覺強烈。如魯迅的《示眾》。作者全知型視點又稱神的視點或無所不知的視點。其敘述者不在作品中露面,但對作品中的人物持一種全曉的態度。敘述故事不受時空限制,敘述者對于發生在任何時間和地點的事件,人物的言談舉止,潛伏的思想,內在的情感,以及不便言明、別人無從察覺的動機行為等等,都了如指掌。敘述者是一切情節的唯一提供者。這種視點更多地用于場面浩繁、過程復雜、關系錯綜以及較多心理活動的作品中。
在一篇作品中,視點可以轉換。視點的轉換即不同視點之間的過渡與銜接。它可以更好地刻畫人物性格,深化主題思想,烘托藝術氣氛。通過視點的轉換,可以使事物的各個層面都得到表現。這不僅能使畫面的內容富于變化,而且能產生空間的縱深透視效果。
視點的轉換要巧妙自然,協調統一。既要處理好段落之間的過渡與銜接,恰當地使用人稱,以表明視點的轉換,又要調配好主要的視點與輔助的視點的關系,使它們互相配合,以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行動描寫的寫作手法
下一篇:議論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