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魯俠
長篇小說。作者柳青。人民文學出版社1951年出版。小說描寫的是解放戰爭中,陜北人民保糧支前,英勇斗爭的故事。1947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對陜甘寧邊區發動了瘋狂進攻。在黨中央領導下,邊區人民英勇反擊。小說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上展開的。沙家店糧店是故事的中心。這個糧店是專為供給進攻榆林部隊糧食而設立的。糧店的干部知道,在戰斗中“糧食就是勝利,糧食就是戰士們的性命”,他們舍生忘死,堅持臨時糧站的工作。民工們不顧敵機的轟炸和掃射,不斷地用肩和背把糧食運往前線。當敵人快進入沙家店時,他們仍不放棄糧食的拖運工作,寧肯自己冒著性命危險,也不肯把糧食留給敵人。作品主人公、村干部、共產黨員石得富,曾是支前模范,獲得模范擔架隊員的光榮稱號?;氐酱謇镆院螅謸撈鹕臣业昙Z店的工作。他一度被敵人俘虜,但任憑敵人折磨,也沒暴露一點軍事秘密。后又從敵人手中逃出來,帶著重傷給部隊帶路。“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擁護革命的群眾?!毙≌f深刻地揭示了這一主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在小說結尾時的出現,是小說一個成功的嘗試。它第一次生動地描繪了革命領袖在人民群眾中間出現的激動人心的場面,表達了人民群眾對革命領袖樸實、真摯的情感。小說脈絡清晰、點面結合,頗具特色。作品的全部情節圍繞著沙家店糧站的工作展開。在局部描寫的基礎上又同整個西北戰場的形勢變化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從一個局部觀察到全局。石得富這個英雄形象的塑造是小說的又一藝術成就。石得富樸實、熱情、勇敢、堅貞,對黨赤膽忠心,對工作認真負責,是柳青筆下較成功的農民形象之一。
上一篇:李曉曄《鐵道游擊隊》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王曉文《鋪花的歧路》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