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龐守英
中篇小說。作者鄧剛。原載《上海文學》1983年第5期,后收入鄧剛中短篇小說集《迷人的海》(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以及《1983——1984全國優秀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集》(作家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作品描寫的是老、少兩個海碰子與大海的搏擊。海中有一種珍寶,被錯魚守護著,世世代代海碰子終生尋找,但始終未找到。老海碰子的爺爺、父親為求寶而葬身碧濤,只給老海碰子留下一把魚叉。而今,他在冰冷的海水里和灼燙的火煙中,已泡磨炙烤了五六十年,“像棵蒼勁的松樹那樣挺拔”。他看不起平靜的半鋪炕海灣,憑著一身硬功夫獨據兇險的火石灣,在水下那靜靜的藍色世界里,刀鋒箭簇般的暗礁叢中,尋找他那迷人的希望。乳臭未干的小海碰子以挑戰者的姿態出現在大海上。他自信、自負,覺得世界就像晴天的海那樣平坦,任他遨游。他不相信什么艱難困苦,也不崇拜任何英雄,青春的熱血在他心胸里沸涌,他要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老海碰子以老練精到、經驗豐富,蔑視這個初生之犢;小海碰子因年輕氣盛、魚槍在握,覺得老海碰子落后。但是大海是無情的。小海碰子一次又一次地空著網兜上岸,他看到老海碰子總是拖著沉甸甸的網兜滿載而歸。他開始注意老海碰子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像一個優等見習生。而老海碰子看到小海碰子那靈敏迅速的動作,也不由發出了贊嘆之聲。兩代人之間的隔閡消除了,兩個火堆并在一起燃燒了。當小海碰子被狂風掀起的巨浪摔進水里,面臨死亡危險的一剎那,老海碰子拼死相救,將他帶上山巖。已經凍透了的小海碰子像死魚一樣躺在那里,老海碰子一次又一次地奔跑狂跳,將自己身體產生出來的熱量,傳給那奄奄一息的小海碰子。兩代人的生命融化在一起。狂風過后,迎著冉冉升騰的紅日,一老一少兩個海碰子又并肩扎進了浪濤滾滾的大海。作品通過兩個搏擊者的形象,贊美了積極進取的精神,給人一種崇高、博大之感。作品采取了浪漫主義的表現方式,既不編織有序的故事情節,也不直露強烈的政治內容,而是通過五彩斑瀾的海中傳奇生活,創造出一個抒情氛圍和哲理探究和諧統一的藝術境界。作品被評為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
上一篇:楊新敏《遠行》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郎偉《迷舟》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