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宜君
敘事長詩。作者梁上泉。中國青年出版社1959年10月第1版。這部長篇敘事詩結構上分成上、下部,共十章。它敘述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發生在川陜邊根據地的一個悲壯感人的故事。徐向前元帥指揮的紅四軍來到了川陜邊,大巴山的農民掀起了驚天動地的革命風暴。老石匠羅老松和他的兒子、兒媳都參加了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羅老松并在紅軍的鼓舞下,爬上懸崖絕壁雕刻了“赤化全川”的大字。不久紅軍北上抗日,羅老松送走了參加紅軍的兒子羅大剛,在白色恐怖下繼續進行頑強的斗爭。地主反動派重又騎在人民的頭上,但革命人民是永遠不會屈服的。由于叛徒的出賣,敵人捉到了羅老松,威脅逼迫他爬上懸崖毀掉革命的標語。羅老松爬上懸崖,他把“赤化全川”改成“赤化全國”。于是,羅老松遭到反動派的槍殺。羅老松雖然犧牲了,但時間過去二十年,他的愿望終于實現。全國解放后,羅老松的孫子也已長成一位新型的革命青年。新的一代緬懷先輩的英勇事跡,決心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長詩較成功地塑造了羅老松這一堅貞不屈的英雄形象。想象奇特,激情如火,語言洗煉,有著濃郁的革命浪漫主義色彩。
上一篇:孫宜君《繁星集》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王曉文《紅塵》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