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尹昌龍
短篇小說。作者陳世旭。發表于《人民文學》1984年第3期。獲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小說敘述了在大洪水面前兩種人的所作所為。小說的第一部分取名為《宿怨》:洪水終于沖破圩堤,涌進了七里圩。這時,專業戶春甫的小機船出現在江面上,從公社書記的大船中間開走了。他冷漠地拒絕了公社書記的支使,嘗到了惡意的快感。他曾經是非常快活的人,但被傷透了心。復員回鄉時征招公安警察的名額被公社書記的兒子從自己手上搶走。承包魚塘以后,又碰上了偷魚的人和不管事的干部。從此,他和父親老九元開始把自己與周圍的世界隔絕起來,不求人,也不幫人,自私而孤僻。他在洪水之中把船開到了七里圩,自己的屋場已經被洪水淹沒了。他發現了浸在水里的爸爸,爸爸的肩膀上還背著一個死人,那是公社書記的兒子,為了防汛,為了救老九元,他獻出了生命。春甫的心受了極大的震動,他不再只顧自己了。他和他的船在風雨中搶運石頭。由于超載過量,他的船被風浪打沉了,自己也差點送了命。小說的第二部分取名為《烽火》:防汛總動員開始后,縣政府辦公室的干事李欣被派到了楊橋圩哨棚。他年輕、機靈。長得也漂亮,他的跳水動作舒展、瀟灑。村里的姑娘秋霞被他迷住了,她有事沒事地來找他、照顧他。秋霞已經和春甫訂了婚,可她看不上春甫,而李欣也看不上這個鄉下女子,李欣想的是自己不可限量的前途。水情已經很嚴重了,夜里,他在堤壩上巡視,秋霞跑來陪他。他們突然發現了泡泉群,江水從陷落的圩堤上漫了進來,李欣嚇得逃走了,秋霞勇敢而又鎮靜地點火報警。李欣從決口的北堤跑回人口集中的南堤,他在組織群眾轉移時表現得很勇敢。他負了傷。當秋霞來看他的時候,他準備和秋霞做一筆交易,希望秋霞能夠證明火是他點的,他寧愿付出對她的愛為報答。他處在入黨預備期,他想弄出點先進事跡來,盡管他在心里不樂意這個鄉下女子。秋霞終于看透了他的靈魂,她失望而又傷心地離開了李欣,去七里圩看春甫了。這篇小說通過李欣和春甫在洪水中的表現和洪水前后形象的變化,展示了兩個不同的靈魂:一個自私、無恥;一個高尚、質樸。小說中的老九元善良、保守,秋霞熱烈而質樸,公社書記的兒子忠于職守,這些形象在小說中都得到了體現。小說在結構上分兩個部分,兩個部分各有自己的中心人物,除了以秋霞為聯系兩部分的人物外,各自獨立又相互對照,善于在變化和曲折中完成形象和性格的最后塑造。小說語言樸實而富有個性,善于刻畫人物心理。
上一篇:龐守英《驚心動魄的一幕》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張學軍《驚濤駭浪萬里行》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