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亞里士多德”墨子與《墨經》·概述·關于矛盾律》注釋|譯文
或謂之牛,或謂之非牛,是爭彼也,是不俱當①。(《經說上》)
【注釋】①當:恰當、正確。
【譯文】有人說那是牛,有人說那不是牛,(如果)是針對同一對象的斷定,那么這兩個判斷不能都正確。
【評說】這里說到了形式邏輯的矛盾律。如果對象是狗,而斷定其是牛,就是不正確的,斷定其不是牛則是正確的。顯然,“這個動物是牛”和“這個動物不是牛”之間的關系是矛盾關系。兩個是非相矛盾的論題,不可能都正確,其中必有一個不正確,這反映了矛盾律的邏輯要求。
上一篇:《“中國的亞里士多德”墨子與《墨經》·概述·關于排中律》注釋|譯文
下一篇:《中國邏輯史上著名的詭辯命題·卵有毛》注釋|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