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鑒賞·家書·致孫伏園》注釋與鑒賞
孫福熙
伏園二哥:
荷塘之可愛有遠過于第五信中所述者。
固然,冷靜的水上,歪斜雜插去年留下來的荷葉柄;而干枯以后掉在水中再浸漲的爛葉的破片,散亂其間,一切都使人追念去年紅花綠葉的繁華而使人感到寂寞。
然而,不必等蛙們的笑聲起來始呈生氣,春風(fēng)幾陣,要久就不暢笑的蛙的幼兒們已在這水中游嬉,亂寫小孩們所能寫的文字,這字體就叫做蝌蚪文。
自從有了他們,水面就時時起泡而且畫圈。當(dāng)他們知道跳躍而在水中屢屢發(fā)出“文云云”之聲時,荷葉的小孩聽了,羨慕起來,也鉆出頭來。因為見了從來沒有見過的世面,所以張開圓而大的嘴狂笑了——口涎結(jié)成細珠,在他的嘴邊亂滾。
使人見而悲哀的枯葉柄,小荷的祖先們,頓然有生氣,盡力對他們的小孩叫喊:“長得像我的高!”
雖然很想長起來,但小荷的能力只夠浮在水面。
這不要緊,第二片起來了,雖然還是立不起,卻比第一片大得多了。老年人還是示意他們,搖搖自己的身子,變換了調(diào)子說:
“我曾長得這樣高!”
水面上幾乎已被他種不及祖先的小荷們鋪滿了,人們翠鳥們燕子們都是見過去年的荷塘的,十分悲哀的嘆息,“世風(fēng)日下!一代不如一代!”
多疑的人們猜想這是因為沒有斬去枯葉之故;有的說去年發(fā)盡了,再也不能及以前的了。
然而去年的葉柄們靜候著,而且不懈的希望,不懈的指示。
人們都以為這是出于意料之外的,一支嫩葉,雖然是歪斜的,鉆出水面,不立即窺探世間樂趣,養(yǎng)足了力量,放出來,他已高出諸小葉,就所謂在水平線以上了。
老葉柄們?nèi)套×宋⑿Γ€是喊:
“長起來,長過我們以上!”
東一枝,西一枝,霍時都筆挺的起來……他們的勢力雄厚,身上的刺更銳利,不愁風(fēng)雨與外侮了。
他們不必用力或用心去找尋,而人們也顯然的預(yù)先知道,他們自然而然的各有一個美麗的愛侶,靠在旁邊長起來。經(jīng)過若干時的愛護,勇敢的葉就側(cè)著身子經(jīng)他的愛友,這美麗的花朵,高出他的頂上,為花自己也為愛護他的葉頭美。
這時的枯葉們已躲在少年們的肩上,暗暗的高興,暫時探頭窺看一下他們幸福的兒女、又躲下去笑了。他們等到明年,合聯(lián)今年的枯柄,再為明年的新葉做標(biāo)率。
人們走過,總說荷塘美麗,決不指出名字說是片葉旁邊的花美麗。而水面浮著的小葉與有花陪伴葉的同樣的看花,而且同樣的光榮。
他們合力造成可愛的荷塘。
以前說“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們,不經(jīng)意的離去了,無福欣賞這荷塘的美麗;也有少數(shù)無意的走過者,脫口贊美著,然而忘記。這就是被他們輕視的荷塘。
弟文義六月二十日補寫
[注釋]① 本文略作刪節(jié)。
[作者]孫福熙(1898—1962),字春臺,浙江紹興人。孫伏園之弟。畫家,散文家。作品有《山野掇拾》、《歸航》、《大西洋之濱》、《北京乎》、《春城》等。
[鑒賞]“一代不如一代”的悲嘆,似乎在每個時代都很有市場。在社會中,總會有這么一批人對尚未成熟的青年們指責(zé)著、猜疑著、唉嘆著,他們始終不明白: 正是這些青年將會成為社會未來的希望,國家建設(shè)的棟梁。他們需要的不是評頭論足,而是熱情的愛護、誠懇的關(guān)心、耐心的撫育,正像文中那些枯葉柄: 盡力地喊,靜靜地等候,不懈地指示,暗暗地笑,終于他們看到了長過了自己的年青的荷葉和充滿生機與美麗的荷塘,他們是那樣滿足而又幸福地窺看自己的兒女們。這封信,猶如一首充滿哲理的抒情詩,在作者的筆下,枯葉柄、翠鳥、燕子、小荷等等都有了靈性,有了生命。它們共同唱出了一曲生命的禮贊,也合力造成了可愛的荷塘。而那些悲嘆者,在新的事實面前,又能做出何種感想呢?
上一篇:《書信鑒賞·情書·致唐季珊》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書信鑒賞·情書·致宋清如》注釋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