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萬里是什么意思
【典源】《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天閼 (e)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 (tiao) 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xue) 起而飛,搶(qiang) 榆枋,時(shí)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fù)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適也?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今譯】傳說北海有巨魚,名叫鯤。鯤的身體非常大,不知大到幾千里。鯤變成鳥,名叫鵬。鵬的脊背,不知長有幾千里; 當(dāng)它奮飛的時(shí)候,翅膀像垂在天邊的云,這只大鳥,在海水翻騰之時(shí)向南海飛去。南海,是天池?!洱R諧》,是一部記載怪異事物的書,上邊說:“鵬飛南海時(shí),兩翼拍擊水面,行三千里后才乘著龍卷風(fēng)飛向九萬里高空,憑借六月的大風(fēng)南飛。……大鵬背負(fù)青天而飛翔,準(zhǔn)備徙于南海。蟬和小鳥譏笑鵬:“我從地上飛起,沖過榆樹,檀樹,有時(shí)飛不到,就落在地上罷了,為什么要沖向九萬里的高空飛向南海呢?”鷃雀也嘲笑說:“它要飛到哪兒去呢? 我騰越而起,飛到幾丈高就落下來,在蓬蒿之間飛舞,是最快活的,大鵬又將飛向何方呢?”
【釋義】后以“鯤鵬”等稱揚(yáng)胸懷大志,奮發(fā)有為,前程遠(yuǎn)大的人,或形容宏偉的氣象; 也以“蜩、鳩、斥鷃”等借指平庸凡俗,目光短淺之輩。
【典形】北溟魚、乘羊角、尺鷃樂、斥鷃蓬蒿、垂天、垂天翼、垂天之云、大鵬、風(fēng)鵬、海鳥運(yùn)天池、海鵬、橫海鯤、化鵬、擊水、鳩鵬、九鯤、九萬里、九萬論程、九霄鵬、鯤海、鯤鵬變化、鯤鵬瀚海、鯤鵬化、鯤移鵬徙、溟鯤、南鵬、鵬垂、鵬海、鵬擊、鵬舉、鵬鯤、 鵬蜩、 鵬摶、 鵬鷃、 鵬翼、 槍榆水擊、天池九萬、天池鵬、天南翼、蜩鳩、圖南、圖南運(yùn)、摶風(fēng)、摶扶、摶九萬、笑鵬、鷃疑鵬、云鵬、著鯤、扶搖力、萬里鵬飛、摶風(fēng)起北冥、擊水三千里、翔天池、萬里鯤、鯤魚化鵬、溟海蓬蒿、南溟垂翼、南溟風(fēng)浪、草間尺鷃、變化鯤鵬、圖南羽翮、槍榆笑鯤、如云長翮、壯志南溟、北極羈羽、沖天鵬翅、萬里鵬程、大鵬擊水、九萬扶搖、鯨鵬游、鯤鵬游、摩天冀、蔽天鵬、鵬北海、凌風(fēng)翔、凌云翅、適南海、垂天鵬、圖南翼、奮北溟、青冥姿、摶垂翼、負(fù)青天、北溟翼、北溟鯤、反溟極、化北魚、天池翅、天池翼、鱗翼。
【示例】
〔北溟魚〕 清·錢謙益《文三啟美次余除夕元旦詩》:“霧深欲隱南山豹,風(fēng)積能摶北溟魚?!?br>
〔乘羊角〕 明·袁宏道 《步小修韻懷景升》:“天池老盡垂天翼,斥鷃公然乘羊角。”
〔尺鷃樂〕 宋·陸游《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為韻》:“從來尺鷃樂,不羨飛鴻矯?!?br>
〔斥鷃蓬蒿〕 宋·范成大《仲行再示新句復(fù)次韻述懷》:“斥鷃蓬蒿元自足,世間何必臥高樓?!?br>
〔垂天翼〕 唐·劉禹錫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滄溟。”
〔垂天之云〕 晉·陸機(jī) 《演連珠》之三十二:“臣聞聽極于音,不慕鈞天之樂; 身足于蔭,不假垂天之云。”
〔大鵬〕 唐·李白 《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摶搖直上九萬里?!?br>
〔風(fēng)鵬〕 金·賈益謙 《贈(zèng)答史院從事》:“莫言老眼昏花滿,及見風(fēng)鵬上九天?!?br>
〔海鳥運(yùn)天池〕 魏·阮籍《詠懷詩》之四十六:“鶯鳩飛桑榆,海鳥運(yùn)天池?!?br>
〔海鵬〕 唐·羅隱 《寄虔州薛大夫》:“海鵬終負(fù)日,神馬背眠槽。”
〔橫海鯤〕 唐·魏顥 《李翰林集序》:“祿位拘常人,橫海鯤,負(fù)天鵬,豈池籠榮之!”
〔化鵬〕 唐·李商隱《洞庭魚》:“浩蕩天池路,翱翔欲化鵬?!?br>
〔擊水〕 唐·司空?qǐng)D 《擢英集述》:“或高視于掞天,或雄張于擊水。”
〔鳩鵬〕 宋 ·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嗟大小相形,鳩鵬自樂,之二蟲又何知。”
〔九鯤〕 唐·韓愈 《陸渾山火》:“助汝五龍從九鯤,溺厥邑囚之昆侖。”
〔九萬里〕 宋 ·李清照 《漁家傲》:“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br>
〔九萬論程〕宋·陳師道《和趙大夫鹿鳴燕集》:“三千著籍今為盛,九萬論程不作遙。”
〔九霄鵬〕 宋 · 張?jiān)?《福帥生朝》:“矍鑠儀形千歲鶴,扶搖風(fēng)力九霄鵬?!?br>
〔鯤海〕唐·李白《送戴十五歸衡岳序》:“而此君獨(dú)潛光后世,以朝大用。鯤海未躍,鵬霄悠然?!?br>
〔鯤鵬變化〕清·丘逢甲 《將之南洋留別親友》:“南溟從古是天池,笑看鯤鵬變化時(shí)。”
〔鯤鵬瀚?!?元·白樸《木蘭花慢》:“為問鯤鵬瀚海,何如雞犬桃源。”
〔鯤移鵬徒〕宋·蘇軾 《送林子中等奉使高麗》:“鯤移鵬徙秋帆健,潮闊天低曉日鮮?!?br>
〔溟鯤〕 元·耶律楚材 《過閭居河》之四:“竊鹽倉鼠初成蝠,噴浪溟鯤未化鵬?!?br>
〔南鵬〕 宋 · 黃庭堅(jiān) 《次韻雨絲云鵬》:“安知隴鳥樊籠密,便覺南鵬羽翼低?!?br>
〔鵬垂〕北周·庾信《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冥波欲運(yùn),弱木將危,中峰岳斷,半海鵬。”
〔鵩?!乘巍し冻纱蟆洞雾崡钔昝乇O(jiān)見寄》:“自古朱弦清廟具,莫貪鵬海看天池。”
〔鵬擊〕清·程先貞 《送趙仲啟裁黃州司理》:“鵬擊風(fēng)摶海,驪歌雪載涂。”〔鵬舉〕 唐·高適 《別王徹》:“時(shí)輩想鵬舉,他人嗟陸沉?!?br>
〔鵬鯤〕宋·陸游 《雜感以不愛入州府為韻》:“鵬鯤九萬里,此豈汝所及?!?br>
〔鵬蜩〕清·唐孫華《雙鳳村居后有隙地雜栽花木》:“鵬蜩且莫論高下,鴻鳦何須辨是非。”
〔鵬摶〕唐·駱賓王 《秋日送侯四得彈字》:“我留安豹隱,君去學(xué)鵬摶?!薄铲i鷃〕唐·張鷟《游山窟》:“非隱非遁, 逍遙鵬鷃之間; 非吏非俗, 出入是非之境。”
〔鵬翼〕元·徐再思 《蟾宮曲·錢子云赴都》:“鵬翼風(fēng)云,龍門波浪,馬足塵埃?!?br>
〔槍榆水擊〕唐·劉禹錫 《洛下初冬拜表有懷》:“寄謝殷勤九天侶,槍榆水擊各逍遙?!?br>
〔天池九萬〕 明·袁宏道 《舟中夜話贈(zèng)馬元龍》:“天池九萬自乘風(fēng),不以蜩鳩損勁翮?!?br>
〔天池鵬〕 元·范揨《王氏能遠(yuǎn)樓》:“游莫羨天池鵬,歸莫問遼東鶴?!?br>
〔天南翼〕 宋 · 陳師道 《贈(zèng)寇國寶》:“留年看舉天南翼,過目先空冀北群。”
〔蜩鳩〕 宋·陳師道 《再酬智叔見贈(zèng)》:“瓊玖每蒙先木李,蜩鳩方共笑飛鯤?!?br>
〔圖南〕 唐·駱賓王 《上李少常伯啟》:“故得三千運(yùn)北,擊舜海以游鱗;九萬圖南,望堯云而矯翰。”
〔圖南運(yùn)〕 明·湯顯祖 《紫釵記》:“十年映雪圖南運(yùn),輕豪俊,兀自守泥涂清困?!?br>
〔摶風(fēng)〕 唐·溫庭筠 《過孔北海墓》:“揭日昭東夏,摶風(fēng)滯北溟?!?br>
〔摶九萬〕 明·袁宏道 《雀勞利歌》:“黃鵠舉千里,大鵬摶九萬?!?br>
〔笑鵬〕 明·袁宏道《夏五望日興德寺紀(jì)游》:“近水終憐鶩,飛搶且笑鵬。”
〔鷃疑鵬〕 宋·蘇軾《軾欲以石易畫》:“鷃疑鵬萬里, 蚿笑夔一足?!?br>
〔云鵬〕 宋·曾鞏《次道子中書問歸朝》:“一枝數(shù)粒身安穩(wěn),不羨云鵬九萬飛。”
〔著鯤〕 宋·陳師道《敬酬智叔三賜之辱》:“江山故國難留鶴,科斗荒池可著鯤?!?
上一篇:鮫人泣珠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雞犬飛升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