簞瓢陋巷是什么意思
【典源】《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今譯】 顏回字子淵,是孔子最賞識的學(xué)生。孔子夸獎顏回說:“回真有修養(yǎng)呀! 吃的是一小簍飯,飲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簡陋的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苦,回卻始終保持樂觀而不改變。回真是有修養(yǎng)呀!”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讀書人的貧苦生活; 或形容雖生活清苦,但讀書治學(xué),自有其樂。
【典形】 簞瓢、簞瓢陋巷、簞瓢自樂、簞食瓢飲、樂簞瓢、樂一瓢、陋巷簞瓢、陋巷顏淵、瓢簞、瓢飲、曲阜之瓢、食一簞、賢哉巷、學(xué)顏、顏回巷、顏樂、顏瓢、顏巷、陋巷顏夫子、辛苦學(xué)顏回、顏淵陋巷、隱居顏氏、賢哉回也、一瓢顏巷、一瓢陋巷、陋巷瓢、顏巷陋、顏巷樂、簞瓢人。
【示例】
〔簞瓢〕 金·元好問《三鄉(xiāng)雜詩》之三:“溪南老子坐詩窮,窮到簞瓢更屢空。”
〔簞瓢陋巷〕 元·耶律楚材《用前韻感事》之二:“簞瓢陋巷甘孤窮,鴻鵠安與燕雀同。”
〔簞瓢自樂〕 元·王伯成《哨遍·贈長春宮雪庵學(xué)士》:“簞瓢自樂顏回巷,版筑誰親傅說巖。”
〔簞食瓢飲〕 唐·韓愈《與李翱書》:“彼人者,有圣者為之依歸,而又有簞食瓢飲足以不死,其不憂而樂也豈不易哉!”
〔樂簞瓢〕 元·揭傒斯《寄何得之隱居》:“陋巷樂簞瓢,知者惟仲尼。”
〔樂一瓢〕 宋·黃庭堅《招子高》:“古來有親養(yǎng),回也樂一瓢。”
〔陋巷簞瓢〕 元·金仁杰《蕭何月夜追韓信》:“盼殺我也玉堂金馬,困殺我也陋巷簞瓢。”
〔陋巷顏淵〕 元·關(guān)漢卿《閨怨佳人拜月亭》:“你想那陋巷顏淵,簞瓢原憲,你又不是不曾受秀才的貧賤。”
〔瓢簞〕 三國·曹植《大司馬曹休誄》:“好彼蓬樞,甘彼瓢簞。味道忘憂,喻憲超顏。”
〔瓢飲〕 北周·庾信《擬連珠》之二:“是以顏回瓢飲,賢慶封之玉杯; 子思銀佩,美虞公之垂棘。”
〔曲阜之瓢〕 唐·駱賓王《上兗州崔長史啟》:“直以容膝一丘,曲阜之瓢遽切; 枕肱五畝,成都之壁已窮。”
〔食一簞〕 唐·白居易《效陶潛體》之九:“原生衣百結(jié),顏子食一簞。”
〔賢哉巷〕 唐·張祜《酬房子客郊居》:“郡中舊指賢哉巷,門外多來長者車。”
〔學(xué)顏〕 唐·魚玄機《和人次韻》:“白花發(fā)詠慚稱謝,僻巷深居謬學(xué)顏。”
〔顏回巷〕 明·馮惟敏《新水令·訪沈青門乞畫》:“冷落殺顏回巷,蒙茸了原憲裘。”
〔顏樂〕 宋·張九成《秋興》:“田園愛潛歸,簞瓢識顏樂。”
〔顏瓢〕 宋·楊億《受詔修書述懷感事》:“秦痔疏杯酒,顏瓢賴斗儲。”
〔顏巷〕 金·元好問 《別張御史》:“簞瓢此日歸顏巷,銅墨當(dāng)時動漢庭。”
上一篇:管寧棲遼海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簞食瓢飲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