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的文學畫廊中,有諸多妓女的藝術形象。馮夢龍編纂的《警世通言》第三十一卷《趙春兒重旺曹家莊》這篇小說描寫的就是一位“勝如男子”的妓女故事。作者通過趙春兒助夫成家之舉,謳歌了這位千古“紅顏”的高風亮節。在趙春兒這一藝術形象身上,放射著清新的時代芬芳,成為我國文學園圃中的又一奇葩。
趙春兒,是揚州城外的一個名妓。當地有個大戶之子曹可成,看上了趙春兒,用五百兩銀子為其贖身。不久,曹可成父親和妻子皆死,家貧如洗,他孤身無靠,只得“權退在墳堂屋內安身”。趙春兒顧念曹可成的贖身之恩,治酒款待,并拿出私蓄的白金百兩相贈。誰知曹可成不改舊習,很快囊中一空,度日艱難。
趙春兒雖是個妓女,但和一味貪利圖財的青樓女子不同,十分重“情”,見困厄中的曹可成處境維艱,在他三年服滿后,決定嫁給他。她湊了五十兩銀子給丈夫買房,又給曹可成一些零碎銀子,讓他收拾房室,買點日常用品。結婚后,趙春兒勸曹可成贖田耕種,并取出三百兩銀子交給丈夫。但這位舊家紈袴子弟一拿到錢,又為昔日的閑漢們一哄而盡,氣得趙春兒雙淚長流。曹可成整日和趙春兒吵鬧,逼得地只好和丫環翠葉靠紡線度日。不上一年,曹可成坐吃山空,為活命,竟然在暗中又偷賣了翠葉。趙春兒又氣又苦,從前至后,對丈夫數落一場。曹可成自知理虧,懊悔不迭,禁不住眼中流淚。在趙春兒的指點下,當了個村童的訓蒙先生,以換取些須學俸。
十五年后,曹可成偶和殷盛邂逅相遇,萌生了買官求富之念。但買官需要一千兩金銀,趙春兒鼓勵丈夫去向親戚借錢。曹可成空手而回,哭得淚眼漣漣,欲以死了此殘生。趙春兒見丈夫在經歷了人生的磨難后,似有悔改,決心設計試探他的真心。她讓曹可成去搞一張起送的文書,曹可成只得硬著頭皮向求學的村童家長告借,在好心的朱外郎的幫助下,勉強湊集了一兩多銀子。趙春兒又叫丈夫去地下掘出紡線所得的一百六、七十兩銀子,曹可成“分毫不曾茍且”。她曉得丈夫確已迷途知返,因此,傾其十五年紡線的全部私蓄,買了福建同安縣二尹的官。由于趙春兒的幫助,曹可成在任上“宦聲大振”,很快升任福建泉州府經歷和廣東潮州府通判。后衣錦還鄉,重振曹家舊業。
趙春兒雖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妓女,但品德高尚,有著純真晶瑩的美好心靈。她和曹可成的交往,本無絲毫的情感基礎。曹可成用五百兩銀子為其贖身,是狎妓者的常事。但趙春兒對此卻十分用情,久不見曹可成來家,她“心中思念”;一旦得知曹家破落后,更不像那些見利忘義之輩,將舊日的情人一腳踢開,而是滿懷同情,真誠相助。小說描寫趙春兒見到落難中的曹可成,抱頭大哭,說: “妾之此身,乃君身也。幸妾尚有余資可以相濟,有急何不告我?”這番話在身處絕境之中的曹可成聽來,不啻是知音之言。而且,趙春兒又慷慨地解囊資助百金,囑咐曹可成省吃儉用, “缺少時,再來對我說”,寥寥數語,擲地有聲。當曹可成“不知稼穡艱難”,將她的周濟于大肆揮霍時,趙春兒仍然只是好言苦勸。曹可成非但不知恩,還懷疑其“厭薄”他, “忿然而去”,趙春兒仍不棄厭之,暗中又教人送些柴米之類給他,并向曹可成明確表示:“我當初原許嫁你,難道是哄你不成?”“你切莫聽人閑話,壞了夫妻之情?!逼湟黄媲椋S然紙上。
趙春兒又很有心計,在挽救步入歧途的曹可成時,善于因勢利導。她在丈夫未覺悟時, “且由他磨煉去”,甚至將全部箱籠中的家私一一交付曹可成,但又不放棄一切教育他的機會。當曹可成的思想稍有轉機,趙春兒即指給他一條教書謀生之路,在自食其力的勞動生涯中,讓其體驗人生的苦和樂。曹可成意欲買官求富,趙春兒立即抓住這一心理,不失時機地讓丈夫去向親戚們告借,以便用他四處碰壁的事實讓浪子回頭。當曹可成兩手空空、哭泣著回來時,趙春兒說: “哭什么?沒了銀子便哭,有了銀子又會撒漫起來?!笨v觀全篇,趙春兒正面指責丈夫“撒漫”使錢的話僅此一句,但由于說在節骨眼上,力如千釣,對曹可成的思想震動很大,成為他改過從善的思想契機。小說中的曹可成,是封建社會中富家大戶紈袴公子的藝術典型,在舊制度的庇護下,他揮霍無度,積習甚深。趙春兒屢次苦勸相救,都無濟于事。她意識到教育丈夫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惜用十五年的漫長紡線生涯,企圖默默地進行感化。當丈夫有所轉變時,趙春兒又引而不發,故意設計試探,尤其是對紡線積下的千金巨富,從不露半字。這些真實而可信的藝術描寫,令人窺知趙春兒除了具有品格高尚的美德之外,還凝聚著可貴的機智和才華。真如小說結尾詩所贊: “如此紅顏千古少?!泵鞔?、后期,隨著東南沿海地區資本主義萌芽的滋生,商品經濟日益發展,傳統的封建道德觀念正受到各種社會新思潮的沖擊。文學是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這種新、舊思想的斗爭,必然會在文學作品中得到表現。小說中的趙春兒,助夫成家,體現了當日市民群眾道德倫理觀念的一個側面。在趙春兒身上,集中表現了市民們的理想追求。它之迥異于中國文學中的傳統妓女形象,正是時代所帶來的結果。
上一篇:《趙惠明》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趙汝舟》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