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叔豬肝是什么意思
【典源】《東觀漢記·閔貢》:“閔仲叔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買肉,日買一片豬肝,屠者或不肯為斷。安邑令候之,問諸子何飯食,對曰:‘但食豬肝,屠者或不肯與之。’令出敕市吏,后買輒得。仲叔怪問之,其子道狀,乃嘆曰:‘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耶?’遂去之沛。”晉·皇甫謐 《高士傳》、《后漢書·周黃徐姜申屠列傳》亦載。
【今譯】 后漢閔貢字仲叔,太原人,在安邑客居,年老有病,又貧困,買不起肉,每天只買一片豬肝,賣肉的有時不愿割給他。安邑縣令去看望他,問他兒子每天吃什么飯,答道:“只吃豬肝,屠者有時不肯賣。”縣令出來后吩咐了市上官吏,以后一買就買到。閔仲叔覺得奇怪,問他兒子,兒子告訴了他緣故,他嘆道:“我怎能因為飲食而麻煩安邑呢?”于是遷到沛縣去住。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士人清廉自愛。
【典形】 安邑問豬肝、累安邑、累豬肝、買豬肝、食肝煩縣令、食無肝、豬肝多累、豬肝仲叔慚、閔叔貧、豬肝累故人、就豬肝。
【示例】
〔安邑問豬肝〕 清·錢謙益《謝德州張太守送酒》:“且向東方窮窶藪,敢于安邑問豬肝。”
〔累安邑〕唐·王維《贈房盧氏琯》:“或可累安邑,茅茨君試營。”
〔累豬肝〕 清·王攄《弋陽曉發》:“何苦累豬肝,席珍慚待聘。”
〔買豬肝〕 宋·陸游《蔬食》:“何由取熊掌,幸免買豬肝。”
〔食肝煩縣令〕 明·高啟 《方隱君山園》:“此時采擷自足飽,肯為食肝煩縣令?”
〔食無肝〕 宋·蘇軾《送千乘兩侄還鄉》:“口腹恐累人,寧我食無肝。”
〔豬肝多累〕 清·舒位《感遇》 之四:“象齒既自焚,豬肝亦多累。”
〔豬肝仲叔慚〕 唐·羅隱《寄洪正師》:“雞肋曹公忿,豬肝仲叔慚。”
上一篇:以沫相濡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優孟衣冠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