矍鑠翁是什么意思
【典源】《東觀漢記·馬援》:“馬援,字文淵,建武二十四年,威武將軍劉尚擊武陵溪蠻夷,深入,軍沒。援因復請行。時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許之。援自請曰:‘臣尚能披甲上馬?!哿钤囍?。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遂遣援?!?《后漢書·馬援列傳》亦載。
【今譯】 后漢伏波將軍馬援 (字文淵) 南征屢建功業,在劉尚征伐武陵五溪蠻夷失敗后,他又主動請求帶兵出征。當時他年已六十二歲,光武帝照顧他年老,沒有允許。馬援表示:“我仍能披甲上馬。”光武帝讓他試試。馬援騎在鞍上左右顧盼,顯示自己仍可征戰。光武帝笑著說:“這老翁真有精神啊!”于是派馬援出征。
【釋義】 后以此典表示人老但壯心猶在,思建勛業。
【典形】 據鞍、矍鑠、矍鑠翁、馬援據鞍、翁矍鑠。
【示例】
〔據鞍〕 宋·陸游 《寄陶茂安監丞》:“永州太守鬢毛殘,矍鑠猶能起據鞍。”
〔矍鑠〕 宋·劉筠《舊將》:“秋來從獵長楊榭,矍鑠猶能一據鞍?!?/p>
〔矍鑠翁〕 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愧無秋毫力,誰念矍鑠翁。”
〔馬援據鞍〕 北周·庾信《為閻大將軍乞致仕表》:“雖復廉頗強飯,馬援據鞍,求欲報恩,何能為役?”
〔翁矍鑠〕 清·黃景仁《賀新涼·壽州遇桐城吳竹亭丈話舊》:“聞說東山絲竹盡,誰慟西州門路。翁矍鑠,依然如故?!?
上一篇:眉間黃色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石勒東門嘯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