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殘山剩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殘山剩水:cán shān shèng shuǐ
詞源: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五:“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銀甲彈箏用,金魚換酒來。興移無灑掃,隨意坐莓苔。”
詞由:在唐玄宗天寶九年,詩人陪著鄭廣文游了何將軍山林,共寫了十首詩來記敘游覽情景。第一首,寫沒有到而遠望園林情景;第二首,記敘林中景物之勝;第三首記敘林間花卉之奇,第四首敘寫羨林傍幽僻之致,這第五首寫的是:眼看山林景物而開懷暢飲。所見的假山假水象真的一樣,和真山真水相比卻是別具一格。烹筍煮梅,的確是下酒的好菜。一邊喝著,一邊聽著彈箏,酒興濃極了。在這滿地并沒有經過灑掃而天然形成的園林里,什么地方都可以任意而坐。坐在莓苔上再繼續喝酒賞景,真是怡然得很。詞義:指園林里人工開鑿的池塘和壘成的假山。后多用來比喻殘破的山河。亦作“剩水殘山”。
書證:宋·范成大《吳船錄》上:“漢嘉登臨山水之勝,既豪西州,而萬景所見,又甲于一郡。其前大江之所所經,犍為戎滬,遠山縹緲明滅。煙云無際,右列三峨,右橫九頂,殘山剩水間見錯出,萬景之名,真不濫吹。”明·王璲《題趙仲穆畫》:“南朝無限傷心事,都在殘山剩水中。”明·夏文彥《圖繪寶鑒》卷六:“郭文通,永嘉人,善山水,布置茂密,長陵最愛之。有言馬遠、夏珪者,輒斥曰:是殘山剩水,宋偏安之物也。”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后記》:“他們雖然一定要把我的《契訶夫選集》做成‘殘山剩水’,我也還是諒解的。”
上一篇:成語《死灰復燃》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每況愈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