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壞而遁是什么意思
【典源】《淮南子·齊俗訓》:“顏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漢書·揚雄傳》:“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壞 (pi) 以遁。”應劭注:“鑿壞,謂顏闔也。魯君聞顏闔賢,欲以為相,使者往聘,因鑿后垣而亡?!?/p>
【今譯】 魯國國君聽說顏闔是賢士,想任用他為相,派使者帶禮物去聘請他。而顏闔不愿做官,聽說使者來,鑿穿后墻逃避。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甘心隱居,不愿為官。
【典形】 顏壞、幽遁鑿壞、鑿壞、鑿壞而遁。
【示例】
〔顏壞〕 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壞?!?/p>
〔幽遁鑿壞〕 唐·駱賓王《上兗州張司馬啟》:“方欲閉門卻掃,養拙以終年; 幽遁鑿壞,甘貧而卒歲?!?/p>
〔鑿壞〕 宋·揚億《與客啟明》:“越客逃名誤鑿壞,漢庭初聘碧雞才?!?/p>
〔鑿壞而遁〕 清·岑霽《尋澗上先生故居》:“鑿壞而遁名難晦,采厥為糧世共賢。”
上一篇:擊鼓罵曹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劉姥姥進大觀園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