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宰相是什么意思
【典源】 《南史· 隱逸傳 · 陶弘景傳》: 南朝陶弘景掛朝服上表辭祿,隱居于句容之句曲山,“乃中山立館,自號華陽陶隱居。人間書札,即以隱居代名。”“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shù)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今譯】 南朝陶弘景辭官后隱居于句曲山 (即茅山),自號華陽陶隱居。但梁武帝很信任他,國家每當有吉兇征戰(zhàn)的大事,就派人前去向他咨詢,一月之中有幾次,當時人稱為山中宰相。
【釋義】 后以此典指退隱但仍參與政事的人。
【典形】 華陽處士、華陽計、山中陶弘景、山中相、山中宰相、陶山相、陶隱居、宰相在山中。
【示例】
〔華陽處士〕 明·陳子龍《自慨》之四:“難諧紫府仙人夢,近好華陽處士風。”
〔華陽計〕 清·王士禛《見田家飯牛者意有所感》:“寧戚歌偏拙,華陽計早成。”
〔山中陶弘景〕 清·徐作肅《贈陳相年》:“山中陶弘景,宰相可媲名。”
〔山中相〕 元·湯式《一枝花·送車文卿歸隱》:“此山中相不登仕版,此壺內(nèi)翁不煉金丹。”
〔山中宰相〕 明·徐渭《倪某別有三絕見遺》之一:“汝南月旦君如準,好握山中宰相權。”
〔陶山相〕 唐·鄭谷《蔡處士》:“旨趣陶山相,詩篇沈隱侯。”
〔陶隱居〕 唐·高適《送虞城劉明府》:“今日逢明圣,吾為陶隱居。”
〔宰相在山中〕 清·錢謙益《登茅山》之三:“回首南朝塵霧里,徒聞宰相在山中。”
上一篇:屠龍破產(chǎn)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山雞獻楚是什么意思